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堪一击(第3/4页)

这些日子,他们几乎都待在一起。

老人气定神闲,看着来人焦急的脸色,只轻描淡写地道:“怎么?”

“外头……有人二两银子一石,在卖货……京城的东市和西市,还有栖霞集市那里,有十几个摊子,敞开来卖。”

嗡嗡嗡……

众人哗然,大家彼此交头接耳,眼看着富贵就在眼前,谁也没想到,半途杀出了一个程咬金。

“是谁,他们疯了吧?”

“呵……这是虚张声势!”

“怎么办,现在该怎么办?”

“不要慌!”老人笃定地大喝一声。

众人这才情绪稍稍稳定,都看向老人。

老人深吸一口气,看着来人道:“二两银子?那就统统都买了!这样价格的桐油,买来不会吃亏。”

来人依旧一脸担忧地道:“他们虽敞开来卖,可只零售……还说……货物的供应充足。”

老人冷笑道:“看来……是朝廷有人出手了,栖霞渡口……莫不是东宫?”

众人纷纷皱眉道:“现在该怎么办。”

老人沉吟片刻:“以我之见,这是他们故布疑阵,大家不必慌,要沉得住气!他们越是如此,就越说明他们急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其实道理谁都懂,不急的话,会二两银子零售吗?

可问题就在于,那边是急了,他们这边,难道不急吗?

要知道,大家的身家性命,可都押在这里。出了任何的意外,是要死人的。

于是有人也禁不住担忧地道:“先生,只怕这消息传出,大家都要慌了,那些手里有货的人,若都出货,怎么办?”

老人依旧脸色平静,沉吟道:“这不过是动摇人心的小把戏罢了,现在绝大多数的货都在我们的手上,只要我等稳住,此等小把戏,又算得了什么呢?你们啊,终究没有见过大风大浪,现在大家都不要慌,没什么大不了的。”

老人的话显然起到了安抚作用,众人的心里稍安。

其实这个时候,大家都在一条船上,除了相信老人的话之外,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而老人表现得越淡定,大家也就慢慢地安静下来。

只是到了次日……

事情又起了变化。

无论他们再如何镇定,至少这桐油的价格,却是不再涨了。

而真正的杀招,来了!

“先生……先生……”

此时,有人如丧考妣地快步来:“不得了,不得了啦。”

老人依旧还是风轻云淡的样子。

他似乎早料到,对方肯定还会有动作。

于是笑吟吟地端起茶盏,对周遭的人道:“你们看,说曹操,曹操就到。”

大家都笑起来:“先生神机妙算。”

老人微笑着道:“就看看,他们还有什么伎俩吧。”

说罢,对那如丧考妣的人道:“有什么,说!”

“兄弟商行对外宣称,要向朝廷供应十万石桐油。”

此言一出。

所有人安静下来。

一边是敞开供应,二两银子售卖。

另一边……直接供应十万石桐油。

老人有些不可置信:“这又是什么伎俩?呵……只怕又是蛊惑人心的小把戏。”

“起初大家也以为是小把戏,可是……可是……”这人哭丧着脸道:“可是……一船船……一车车的桐油……现在都在往武库运呢……”

“什么?真的是桐油吗?”

“是,是……许多人都去看了,就是桐油。”

“不……不可能……”有人叫着,却一屁股颓然跌坐在椅上。

“那兄弟商行,他们想做什么?难道他们要和我们两败俱伤吗?”

“该死,这该死的家伙……”

“他们疯了!”

十万石啊,按照现在的市价,就是两百多万两纹银,说送就送?

老人的脸色……有些沉。

他再不复方才的从容淡定,站了起来,声音也不如往常的那般平和:“有诈,其中必有诈。来人,来人,备轿,备轿,去武库。”

此时……在武库那边,其实已是人山人海了。

许多人听到了消息,其实大多都不相信。

因而,来围看的人不少。

可就在这里……人们亲眼看到一艘艘船,抵达了渡口!不远处的武库那儿,许多车马连绵不绝。

似乎生怕有人不相信运载的不是桐油似的,这一桶桶的桐油运输到达之后,甚至还允许有人凑近来看,便见许多的力士,抬着一桶桶的桐油进入武库之中。

运输的队伍,连绵不绝,以至于连船夫,都充当了搬抬的力士。

而五军都督府这边,竟也没有派人驱散围看之人,有意纵容他们凑得更近一些。

一队轿子,在不远处落下。

那老人匆忙下轿。

而后……他亲眼看到了这一幕。

只是……老人好像一瞬之间,老了十岁。

身后紧跟着他的人,也一个个脸色惨然。

“怎么办?该怎么办?”

所有人看向老人,仿佛此时,老人已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老人却是一脸苍白,他呼吸有些急促,身躯颤颤地拄着杖子回头,此时已经顾不得是不是隔墙有耳了:“你们不要怕……不要怕……”

他重重地呼吸,接着道:“就算……就算是有十万石供应军需,可是……可是……绝大多数的货,终究还是在我们的手里,军需足够,可这桐油,牵涉到的乃是国计民生,只要桐油还在我们手里,价格是我们说了算。”

“诸位,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打退堂鼓,此时若打退堂鼓,便真的要满盘皆输了。”

他似乎想用自己的威望,来重新将所有人团结起来,于是又道:“这个时候,不能自乱阵脚,切切不可自乱阵脚,都不要怕,事情没有这样糟糕。”

虽这样说,可老人心里已经开始不安了。

等他又回到了宅邸。

却发现,原先跟着他的二十多人,已溜走了六七个。

“他们去哪里了?”有人左右张望。

“曾家的人……也走了。”

“不妙,他们不会……此时偷偷开始售卖吧。”

“混账……说好了同气连枝!”

老人脸色越加惨然。

这个时候,若是有人不肯坚持,偷偷发卖,再加上兄弟商行又是二两银子贩售,又是供应军需,那么……这天底下,还有谁肯在这个节骨眼上接货?

将价格推到二十多两银子,可能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可想要将这价格雪崩式的暴跌,可能也只是一夜之间的事。

老人忍不住冷笑道:“他们以为,这个时候,还能卖得掉吗?糊涂,糊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