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册封(第2/4页)

当然,这种属于三秒真男人的典型,遇到逆风或者是其他的情况,速度还是有限的,属于短跑型选手。

可即便如此,舰船半个月可直抵达顺化,也绝对算快的了。

这海运最大的优势,其实也未必是速度快,主要还是载重量大,在陆地上几千几万斤的货物,运输起来不但损耗惊人,速度也是极慢,可在海上,却并不费任何功夫。

不管怎么说,赚了。

得知了消息,所有人都来恭喜。

张安世笑嘻嘻地道:“不算什么,不算什么,才食邑万户而已,一户六七人,也不过五六万人……放在我大明,也不过一个中县的人口罢了,这是圣恩浩荡,我张安世……真是感激涕零哪。”

朱勇一脸钦佩地道:“大哥就是了不起,其他人就没有大哥的本领。”

张安世道:“我要立即上奏谢恩,如此大恩,真是甘甜雨露,浸润于我心中,大恩大德……纵是千言万语,也难报万一。来人……取笔墨来……”

“罢了……”张安世大手一挥,道:“不要用墨,只取笔来,我要写血书。”

朱金站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心里禁不住感慨,世侯……难怪,这就难怪了……果然不愧是侯爷啊。

张安世说着,便要咬自己的手指,这玩意他在电视里学过,可咬了几口,咬不动,便皱眉。

抬头,又见大家一个个乐滋滋地看着他,好像在期盼着什么。

于是张安世视线一转,便落在了一个人身上,道:“二弟,你靠近一些来,借我一点血。”

“啊……这……”朱勇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张安世道:“自家兄弟,大哥我怕疼,借你一小碗便是。”

“噢,噢。”朱勇啥也没说,也开始咬手指。

张安世道:“且慢,先消毒……别到时候伤口感染了……大哥心疼你。”

说罢,让人取了烈酒来,给朱勇涂抹上,朱勇这才将手指咬破,晕乎乎地挤出了小碗血。

张安世趁着血液尚未凝固,当下挥毫泼血,歪歪斜斜地写了一封奏疏,这才搁笔。

张安世感慨道:“我以我二弟血荐轩辕,知遇之恩,真是万死难报。”

修过了奏疏,张安世便忙去给朱勇包扎。

朱勇一脸憨笑着咧嘴道:“大哥,不碍事的,俺习惯了。”

“我知道你习惯了,却还是要小心,不然会破伤风,到时世叔非要将我剁为肉酱不可。”

小心消毒,将朱勇的手指包扎成了天竺阿三一般,这才放心。

张軏在旁眼带羡慕道:“大哥,其实俺也可以的。”

张安世微笑着道:“留着下次,咱们不能暴殄天物,不急的。”

张安世随即对一旁目瞪口呆的朱金道:“现在开始,你办一件事……那就是招募人,去顺化!读书人……僧侣……匠户……总而言之,有多少要多少,顺道再看看哪里有大灾,哪里有灾,就给我去受灾的地方,那些受灾的百姓可怜,要给他们一口饭吃,送他们到顺化去,银子……不用商行出,从我张家的账面上走。人才是一切,要吃这一万户人,我至少得有几千各色人等。”

朱金收回心神,连忙应下:“这个好办,福建、浙西,还有粤北这些地方……只要肯给口吃的,他们都肯出海的。”

张安世点头道:“好生去吧,以后要开通一条往顺化的航线,要确保……每日都有舰船往返……大抵就这些。其他的事,我会修书给五弟交代,他在安南,有些事,他出面比较方便。”

紧接着,张安世便带着谢恩的奏疏入宫去。

张安世进宫的时候,朱棣正在武楼,召了姚广孝和金忠商议大事。

这二人,才是朱棣最重要的心腹,姚广孝乃是谋臣,而金忠节制兵部,也是朱棣最在乎的部堂。

听闻张安世来了,朱棣看一眼姚广孝和金忠,对亦失哈道:“叫进来。”

其实朱棣早料到张安世大抵会在这个时候入宫谢恩,所以并不觉得意外。

等张安世进来,道:“陛下……臣蒙陛下雨露,感激涕零……”

没等他说下去,朱棣就挥挥手道:“不必多礼,谢恩的奏疏呢?”

张安世让亦失哈进上。

朱棣打开奏疏,顿时感受到了一股血腥气,一时瞠目结舌:“你又教你兄弟偷别人的鸡了?”

张安世一本正经地道:“此血书,乃人血。”

朱棣立即就道:“你伤口呢?”

张安世:“……”

他好想问,陛下,伤口是重点吗?

朱棣此时瞪了的他一眼,道:“入他娘的,总是玩这些虚头巴脑的把戏……”

虽然是骂骂咧咧,不过朱棣对此很满意。虽然知道这家伙怕疼怕死,可好歹还是表了忠心的,有这份心就很好。

有时候,可能上司早就了解你的弱点,可人家也不指望你真干点啥,其实就是要你一个态度而已。

张安世便道:“臣原本是想用自己的血的,可臣弟朱勇,拼命拦着,说臣身体不好,没了精血,要大失元气,现在内千户所和栖霞那边离不开臣,为了国家大计,臣弟朱勇,便果断……”

朱棣人不足感慨道:“朱勇这个孩子……”

摇摇头,一时也不知道是说那个小子二呢,还是深谋远虑,死死地和张安世捆绑在一起。

姚广孝笑吟吟地看着张安世,对着张安世,微笑道:“恭喜安南侯了。”

金忠也道:“恭喜,恭喜,安南侯开了我大明先河。”

张安世连忙摆出谦虚的样子道:“不敢。”

朱棣则道:“你坐下,朕与二位卿家,正在议事,也恰好议到了你。”

张安世便欠身坐在一个锦墩上,只是这时候,他显然没什么话语权。

却听朱棣道:“金卿家昨日没有反对朕封世侯,倒是令朕觉得意外。”

金忠笑了笑道:“倘若是去岁,陛下要封世侯,臣是一定会竭力反对的。”

他顿了顿又道:“可是今夕不比当年了,陛下深谋远虑,突然提出世侯的时候,臣其实就已知道……陛下此举,大有深意,岂有反对之理?”

朱棣笑了,指着张安世道:“张安世,你要好好听听,这金卿家……见多识广。”

张安世谦和地点着头。

朱棣又看向金忠,继续道:“金卿家,这里没有外人,你但言无妨。”

金忠道:“人都说皇帝乃是九五之尊,可当真如此吗?”

这老家伙……张安世心里想,真是开口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可朱棣显然就喜欢这种调调,居然乐了。

金忠道:“其实世上哪里有这样的事啊,这都是欺骗寻常愚蠢百姓的。历朝历代,这么多年来,无论有没有孔圣人降世,所谓的皇帝……根本就是符合天下人多数的愿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