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朕光明正大(第2/4页)

亦失哈道:“是啊,现在锦衣卫许多的武官,都是戴罪之身,只让各千户所校尉们原地候命,因此人心浮动,军心动摇……”

朱棣道:“看看他如何处置吧。”

亦失哈点头。

到了正午,有宦官来禀报:“陛下,安南侯觐见。”

朱棣便奇怪地看向亦失哈:“这家伙这样快就处置好了?”

没多久,张安世便徐步入殿,行礼道:“臣见过陛下。”

朱棣道:“你特意入宫来,何事?”

“锦衣卫滋事。”张安世道:“不过蒙陛下洪福,事情已经弹压下去了。”

朱棣饶有兴趣地看着张安世:“闹什么事,又如何弹压?”

张安世将校尉们的诉求说了一遍。

朱棣颔首,这世上,任何一件事,你要改,必然会有许多原本得利的人心中怀恨。

这种事,朱棣见的多了,处理军中哗变,他很擅长,提刀砍就是了。

朱棣便又道:“那你如何处置?”

张安世道:“臣其实早就有处置的方法了,臣除设官校学堂,还将设一个锦衣卫子弟学堂,招揽锦衣卫子弟入学堂读书。”

朱棣道:“这又有什么用?”

“这子弟学堂,所学的其实和官校学堂所学的差不多,不过更简单一些,如此一来,这些子弟入了子弟学堂,若是果然安分肯学的,入官校学堂的机会就大了许多。这些校尉,其实并非是恨自己失去什么,而是看别人从官校读书出来,便可以入锦衣卫,且还有好前程,他们心里愤恨罢了。有些时候,看别人占便宜,比自己吃亏还难受。”

张安世道:“有了这么一个子弟学堂,就不同了,他们虽是这辈子无望,可至少自己的子弟多了几分希望,而且官校毕业入卫里,明显高人一等,他们可以将希望期许在自己的子弟身上。臣以为人大抵就是如此,未必自己要有什么出息,可望子成才的心思,却是普遍的。”

朱棣点头,接着道:“这么说,岂不是又要破费了?”

“哪里破费,还挣银子呢!”张安世笑呵呵地道。

朱棣眼眸亮了,既然张安世说能挣银子,那就必然是能赚的。

于是他抖擞精神道:“这又怎么说?”

“陛下不是提高了他们的薪俸吗?这子弟学堂,也不是白让他们入学的!这学费,还有食宿,都是银子,每个月两三两银子,若是其他的寻常百姓,未必出得起,可这锦衣卫亲军,他们的薪俸,是足够支持的。”

朱棣乐了:“这样说来,岂不是朕加了俸禄,却又从学费里挣了回来?”

张安世便道:“这还不只,多了一个学堂,便要供应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围绕这些,又不知给栖霞增加多少的买卖呢。从经济上来说,这叫群聚效应,最终可能吸引更多的商户来,他们来了,就要缴纳税赋,这对栖霞而言,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

朱棣不禁眉飞色舞地道:“有趣,有趣!”

张安世接着道:“而且……臣敢断言,这官校学堂……会成为榜样,尤其是这子弟学堂的模式,也会推而广之。”

朱棣禁不住凝视着张安世道:“这又是为何?”

“因为亲军虽不如有功名的读书人,却也算是一桩肥差事,为了考功名,天下多少读书人废寝忘食?虽说亲军不如功名,可是……他门槛低啊,那些考功名的人士子,都是十年寒窗苦读,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一无所获,就吸引了如此多的莘莘学子。相比于功名,亲军学习的成本低,入学的机会大,入学之后,就有一个稳定的饭碗,而且有别于寻常其他各卫的兵丁,这亲军地位也是颇高,只怕到时,会有不少人,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子弟考取呢。”

朱棣点头:“有道理。”

张安世边继续道:“现在有了子弟学堂这个榜样,我大明有的是人看到机会,到时,只怕围绕官校学堂,会有许多类似于子弟学堂的东西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届时……只怕这栖霞学堂要林立了,毕竟官校学堂就在此,离得近,也方便复制官校所需的教学方式。”

朱棣道:“若如此,岂不是……栖霞要聚集许多英才?”

张安世嘿嘿一笑,心里却想,这只是表面上的。

他还埋了一条暗线,官校学堂,顾名思义,是培养锦衣卫亲军的地方。

既是缇骑,那么荒野求生,懂一些医术,解剖尸体,懂一些仵作的知识,这合理吧?

作为亲军,学一下财会,方便查一下逆贼赃官们的账簿,这也合理吧?

除此之外,个人还需要有一定的生存能力,熟悉火器、刀剑、骑术,这也很合理吧?

至于其他的杂学,毕竟缇骑要干的事,本来就很杂,什么炼金,什么工学,学习这些,显然也是理所当然。

张安世的打算是,打着官校学堂的名义,弄出一个全科的大学堂出来,让这些知识,在一群新的读书人之中进行普及。

可是……单靠你去推销这些东西,显然是无用的。

因为你想让人跟着你学,首先你得考虑到的是,他们能得到什么。

那些作文章的读书人,一辈子都放在作四书五经上,是因为四书五经有多吸引力吗?

亦或者是孔圣人他老人家,天生丽质,人见人爱?

错了,原因无他,因为……他真的能让你成为人上人,能让你做官。

接下来,张安世就是要强化这种吸引力,促使更多的人才,往官校学堂想要塑造的人才方向去发展。

那么……未来就得提升锦衣卫亲军地位,给予他们更多的优待,当然,主要还是那些官校学堂毕业的人优待,才是张安世要干的事。

这些人地位越高,生活越优渥,建功封侯的机会越大,他张安世还怕没人学这个?

到时,不但是亲军之中人才济济,天下还会出现许许多多考不中官校学堂,却又学了一身各种本领的人,有的人可能不得已从医,有的人可能不得不去做账房,也有的人……可能转行去做捕快,更有仵作、匠人、炼金之类的事,人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总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这是千金买骨,也是阳谋,赌的就是这大明的的父母爹娘们和后世的父母爹娘们一样,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卷。

他们不喜欢自己卷,还喜欢带着一家子卷,不卷不是人,卷了才是人上人。

只是这些,张安世却是不能给朱棣说的。

朱棣听罢,打起精神,看着张安世,道:“若是许多人都有意愿,这锦衣卫每年招募的人毕竟有限……”

张安世立即道:“陛下,臣以为……锦衣卫亲军,只怕未来人数还要增加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