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天大的秘密(第2/4页)

顿了顿,他接着道:“这学堂办了起来,按理来说,臣可以来做这个学堂的校长,可臣在想,这可不成,臣难道做这一代代锦衣卫栋梁们的恩师吗?纪纲的先例就在眼前,可不能这样干!”

“所以臣只领了一个总教习的职位,负责这学堂里的日常事务,制定学习的课程,督促各科教习。这校长一职,臣不来干,那么天下谁来干呢?”

朱棣听到这里,脸色稍稍缓和。

张安世又道:“臣思来想去,却是非陛下不可,陛下不来干,这学堂就办不成了。”

张安世很认真的样子:“当然,当时也只是臣灵机一动,但没想到陛下龙颜大怒。好吧,若是陛下非要惩罚,臣甘愿受罚。”

张安世一副虚心受罚,立正站好的样子。

朱棣听完这番话,心里的气早已消了大半,再看他乖乖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摆摆手道:“朕并没有龙颜大怒。也知道你定有你的理由,你是什么人,朕不知吗?只是……这事为何不早说?非要在这个时候,教朕骑虎难下。”

张安世道:“哎呀,原来如此,看来真是臣糊涂了。”

朱棣一副长辈教导小辈的样子道:“此等事,终究不妥,要教人看笑话的。”

张安世便道:“要不,臣回去就和学员们说,方才是开玩笑的,让他们不要放在心上?”

此话一出,朱棣的好脾气一下子给张安世的这话给气没了,道:“入你……”

朱棣嘴唇哆嗦了一下,继续愤愤地骂道:“你还嫌朕丢的丑不够?”

看朱棣快要喷火的眼睛,张安世连忙道:“那不说,那不说了。”

“就这样吧!”朱棣气呼呼地又瞪了他一眼,又努力地平息了一下火气,才道:“朕也只好勉为其难,毕竟朕出了银子的。”

张安世喜滋滋地道:“陛下圣明。”

朱棣带着几分警告的意味,瞪着他道:“这些学员,一定要好好地管束,可不能给朕丢人啊,如若不然,人家骂的不是学堂,骂的是朕!”

张安世立即道:“陛下尽管放心,臣这总教习,便是刀山火海……”

朱棣摆手:“教书育人,和刀山火海有什么关系?”

张安世委屈道:“臣这不是表一个态嘛。”

朱棣叹口气:“有闲呢,朕每年来此一趟,教授一趟骑射。”

张安世惊喜地道:“陛下如此爱护学员,学员们沐浴天恩,必是铭记在心。”

朱棣的心情坏的快,好的也快。

随即便怡然自得起来:“入他娘的,你这家伙下次还敢如此嘛?”

张安世立即道:“不敢的,不敢的。”

朱棣冷哼了一声道:“肯定还敢。”

说罢,便站了起来,慢慢地踱步出去。

文臣武将们听到了朱棣这边的动静,以为陛下还在盛怒之中。

正等着看张安世的笑话呢!

谁晓得朱棣已恢复如常,甚至在众人的惊愕中,对丘福道:“五军都督府,给这儿调拨一批好马,学员们要学骑术,没有好马不成,若是拿驽马来练,也练不出什么来。”

丘福:“……”

朱棣看丘福呆呆的样子,皱眉道:“聋了?”

丘福才连忙道:“噢,噢……臣遵旨。”

朱棣又道:“这官校学堂,倒是有几分模样,很好嘛,朕求贤若渴,真希望这些人都成俊才。”

众臣心思复杂,鬼知道张安世又上了什么迷魂药。

待朱棣摆驾回宫。

张安世这边立即没了那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转而志得意满起来。

他叉着手,得意洋洋地道:“快,将招牌挂起来,学堂要改名了。”

另一边,早有几个教习,扑哧扑哧地从库房里抬出一个巨大的招牌,张挂在学堂的门口。

那门上,赫然是烫金的巨大招牌,远远的可刺瞎人的眼睛。

却见上头书着:皇家官校学堂。

这可是天子门生,挂一个皇家官校学堂很合理吧。

反正陛下是默认了的。

这官校学堂,算是正儿八经的有了一个高的起点了。

对张安世而言,拉皇帝下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对朱棣那一套说辞,也不是没有道理。

可张安世自己也有自己的想法,学堂的目的,就是另辟蹊径,走一条和科举不同的道路。

四书五经那一套,除了巩固士绅和地主们的特权之外,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

想要走出一条新路来,就要培养出一批真正的人才,让这些人,得以发光发热。

如今的世界,已在剧变的前夜了,就好像普罗米修斯盗取宙斯的火种一般,人类即将要窃取只有天神才有的对自然和整个世界的权柄。

在这个时候,若是还抱着四书五经,去参悟所谓的圣人之理,就意味着在数百年之后,与海外的日新月异相比,整个中原还将裹足不前。

这官校学堂,就是张安世打破这个局面的利剑。

只是,世俗的阻碍,还有千百年来的固定思维,是何等的顽固。

岂是张安世说打破就打破的?

好在这片土地里的人,总算并不沉浸在虚幻的泡影里。

他们很现实,而且还很卷。

既然如此,张安世觉得就得拿出胡萝卜来。

成为锦衣卫是一颗胡萝卜,天子门生也是一个胡萝卜。

能做官,有地位,俸禄高,威风八面,人人称羡……

一切美好的词汇,足以让这官校学堂里的学员,在世人眼里,乃是天之骄子。

而这种天之骄子,不靠血脉,不靠财富的多寡,只有一样,那便是学好炼金、算数、医学,了解天文地理,还有掌握人体的基础知识。

这些……很难吗?

很难!

可难算什么?总会有无数聪明人,超越同时代的人,成为佼佼者。

而如今,又有了朱棣这个护身符,天子亲自来做这大宗师,吸引力,又大大地增加了。

将来,便是这官校学堂,与科举抢夺人才的时代。

众人纷纷到门前来看,个个发出啧啧的声音。

张安世又道:“明日我就去寻姐夫,找一尊陛下的画像来,就挂在明伦堂里。以后每日晨课之前,你们都去给大宗师行个礼,做弟子的,要有礼貌。”

学员们一个个激动万分。

他们能考取这里,其实已觉得幸运,不过来此学习,终究还是觉得自己将来或可得一份好差事。

可现在来看,又何止于此,连皇帝都是自己的恩师呢,将来的前途还能差得了?

于是乎,官校学堂人人振奋。

这消息也迅速地传开来了,不少人对此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