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帝心难测(第3/3页)

朱高炽的愤怒是情有可原的,张安世他是什么德行,你们自己不知道吗?

他就是这么一个货,你们偏偏抓着这一点进行攻讦,这不是找茬吗?

何况现在闹到像菜市口的模样,让他心中火起,便呵斥道:“为此而罢黜公务,这是因私废公,岂有此理,今日之议,先作罢,诸卿若再如此,本宫将来要仰仗何人?哼,不知所谓,简直就是胡闹,都是混账。”

发了一通脾气后,拂袖便走。

这一下子,众人傻眼了,大家怀疑太子这绝对是故意的,而且……好像太子殿下也骂人了。

张安世一看姐夫走了,立即道:“哼,不知所谓。”

也拂袖便跑,他还是有点担心的,这里可没几个自己人啊,若是被这些人揪住,被群殴了,可就冤枉了。

明朝这些清流,真可能干出这样的事。

众人见太子和张安世走了,便还不罢休,许多人靠向秦政学,安慰他:“秦舍人……这是得罪了小人了吗?请放心,我等一定据理力争。”

又有人道:“今日之事若是传出去,只怕天下都要群情汹汹,我就不信,这世上没有王法,殿下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秦政学的脸上没有显出一丝怒意,甚至微笑着道:“功名利禄,于我如浮云,不能进学士,那就不进罢,诸公不必如此,哎……大不了辞官……”

众人急了:“秦舍人……切不可如此啊,今日低了头,他日就是他张安世手要伸到东宫来了,这东宫何时是外戚说了算了?”

众人七嘴八舌。

只有杨溥站在原地,一脸懵逼,他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缘……变得有点糟糕了。

……

“姐夫,你骂的好,这群混账东西。”张安世追上朱高炽,喜滋滋的道:“我早瞧他们不顺眼了,还有那秦政学……姐夫……此人是奸贼啊……”

朱高炽叹口气:“你少说两句吧。”

张安世道:“反正不管如何,决不能是秦政学,否则我与他们拼了。”

朱高炽脸色很难看,因为这事闹起来,使他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地位。

……

紫禁城。

朱棣低头,批阅着文渊阁的拟票,他就像一个挑食的孩子,但凡是关于兵事和人事的奏疏,都会细细看一看。

若是其他什么俢河、诉讼之类,则丢到一边,或是不耐烦的直接画个圈,算是同意。

“陛下……东宫闹起来了,不,京城都沸沸扬扬。”

“怎么?”

“是公推的事,大臣们都推了秦政学,可张安世却推了杨溥。”

“杨溥是何人?”

“乃东宫洗马,建文二年……三甲进士……”

朱棣摇摇头:“朕不是问你这个,罢了,最后选的是谁?”

“这张安世与东宫百官争辩,急眼了,骂了人,大家不肯和他罢休,后来太子殿下也大怒,又骂了东宫百官,拂袖而去。”

朱棣目光幽幽:“他们终究还是太嫩啊,连这样的局面也驾驭不了?哎……太子还是太爱惜羽毛了。”

朱棣的脸上,略显失望。

亦失哈道:“陛下……要不,宫中直接强下旨去……”

朱棣摇头:“这是他们东宫的事,与朕何干,何况,太子和张安世怎可骂人呢,男儿大丈夫,入他娘的,每日都口吐污秽之词,这成什么体统,下旨去,申饬。”

“啊……这……”

……

次日,一封旨意至东宫。

太子和张安世被拎着去接旨。

那宦官道:“陛下戒谕,曰:朕命你监国,凡事务必宽大,严戒躁急。大臣有小过,不要遽加折辱;亦不可偏听以为好恶,育德养望,正在此时。天下机务之重,悉宜审察而行,稍有疏忽,遗害无穷。”

张安世听的云里雾里,有点不太明白。

可太子朱高炽脸色却很不好看。

却听那宦官道:“优容群臣,勿任好恶。岂可骂人,尔乃太子,张安世乃皇亲,动辄入你娘,成何体统。姑念尔二人初犯,暂不惩议,若有下次,定不轻饶。”

朱高炽叩首,乖乖接旨。

宦官道:“陛下希望,太子与威国公能留口德,此陛下期许,其实并无责怪之意。”

张安世:“……”

朱高炽道:“请回复父皇,儿臣定当思过,再不敢犯。”

送走了宦官,张安世道:“姐夫,陛下疯了,他怎么自己骂自己。”

“他这是对我们不满意。可是骂又骂不得,且群情汹汹,若是这一次退让,以后……只怕父皇又要怪本宫优柔寡断了。”

张安世却笑着道:“姐夫你放心,我这边已准备好了,保准既不用秦政学,又教全天下人都服你。”

朱高炽一愣:“你为何不早说。”

“我也是昨夜想到的。”张安世道:“姐夫放心,这事要解决,不费吹灰之力,陛下得知姐夫处理的如此好。也一定要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