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文数字(第2/3页)

“评价最好的,也不过是陈学正,陈学正的除了年老之外,其他都算是平平。至于下头各县的县令……就更糟糕了。”

张安世显然再也维持不住淡定了,怒道:“入他娘,这是谁评的?”

“吏部啊。”

张安世气咻咻地道:“他们这是要做什么?欺负我张安世吗?”

“这倒没有……”李照磨一脸复杂地看着张安世:“他们对公爷您的评价,还是不错的,说您能够恪尽职守,而且年轻有为,勤劳且能干……”

张安世:“……”

张安世大抵明白了,这些家伙们,当然不敢得罪他张安世,但是不妨碍他们借此敲打靠近张安世的这些官员。

而且吏部的京察,本身就是朝廷的意思,也就是代表了朝廷对于太平府官吏的看法。

张安世认真地看向李照磨道:“若是评了劣等,会如何?”

“要罢官的。”李照磨苦笑道:“最轻的也要拍提问、或降职调用,可能再过一些日子,吏部就有文书下来了,下官……下官可能……要去琼州做县令或者县丞了。不过高同知的处境可能会是最糟糕的,他极可能要被革职。”

张安世冷笑道:“是吗?这吏部岂不是欺负人?我去找他们算账去。”

李照磨却忙道:“切切不可啊,若是如此,那就真的要出事了。公爷若是反对京察,岂不是授人口实?吏部天官……他们只是干自己的本职,若因这个便去大闹,岂不是反而被人吃准了我们劣等吗?”

顿了顿,李照磨接着道:“何况这也不是吏部自己能拿主意的,京察还需都察院的御史核准,除此之外,大理寺也负责协助……真要算账,这算得过来吗?”

张安世皱着眉头,一时没吭声,倒是渐渐冷静了下来。

他明白李照磨说的没错。

想了想,张安世道:“把大家都召集起来,我开一个会,咱们一起拿个主意。”

李照磨点头。

他如丧考妣,哪里想到,报应来得这样的快。

于是匆忙去请人,没多久,在本府的诸官便一个个黑着脸来了。

那同知高祥,更是脸色铁青。

他对于京察没有什么幻想,觉得能维持中等即可,可哪里想到,居然有人下手这样黑,这是摆明着要整死他啊。

从洪武年间开始,京察劣等,被罢黜的官员寥寥无几,哪里想到,他竟在其列。

他心里禁不住无比苍凉,只暗暗摇头,也罢,也罢,看来横竖他是躲不过了。

这岂不也好吗?当初他就想过辞官的,现在也算遂了心愿。

可虽这样想,心里却还是有着不甘,自己主动辞官,这叫高风亮节,现在被罢黜,却是落水狗。

活了大半辈子,宦海浮沉,还算兢兢业业,哪里想到,最终落到这么一个下场。

此时,张安世看着众人道:“事情都知道了吧?”

高祥起身,行了个礼:“公爷……这几日,下官会想办法将交办的事清理一下,等新的同知……”

张安世摆摆手:“这么急做什么!他们说你劣等,你便自认劣等?说要辞你的官,你便不做官了?”

“这……”

张安世见众人一个个脸色铁青,心头倒也不好过。

张安世道:“他娘的,官字两张口,平日里都是我张安世拿捏别人,今日竟还有人想要拿捏我张安世,这群狗胆包天的东西。”

“公爷。”高祥苦笑道:“京察的结果已出,说这些牢骚话,也是无用。与其滋生事端,不如……”

众人都点头。

虽然大家都晓得,事情的结果很难让人愿意接受。

可他们更怕的,却是张安世因此去闹。

这要是闹起来,就真的天下人侧目了,不但官没得做,还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他们很清楚……没人能拿张安世怎么样,那吏部,不一样给张安世评了个优等吗?

可一旦成为众矢之的,他们这些人,就可能要遭受二次伤害,那就真的是斯文扫地,最后一点体面也不剩下了。

张安世抿了抿唇,却道:“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你们是想要忍气吞声,甚至索性……直接一了百了。这可不成,你们跟了我这么多日子,现在府里行的又是军法,好不容易你们肯用命,而且大家也都有了经验,怎么可以让那些狗官说什么便是什么?你们生是我的人,死也是我的鬼。”

高祥:“……”

高祥没有在张安世这里得到一丁点的安慰,只是这家伙的话,却令他很震撼,他已分不清,张安世这是夸奖还是骂人了。

当然,现在没有人有心思去认真琢磨这个,只是满心的觉得万念俱灰。

一辈子的心血,付诸东流,能不心灰意冷吗?

张安世看着他们垂头丧气的样子,便道:“都给我振作起来,既然他们要如此,那么……你们也放心,我张安世绝不教你们为难,不会闹事。不过……”

张安世顿了顿,便又道:“可现在你们既还是府里的官,在一日,就要干好一日。所以现在大家伙儿,也别干别的,将手头的事放下,所有本府九品以上官员,都跟我张安世来。”

高祥狐疑道:“公爷……去哪里?”

“去户部啊。”张安世道:“咱们今年的税赋,是收了上来,自然而然要去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

高祥:“……”

张安世则道:“把人叫上,现在出发。”

高祥等人顿时觉得压力甚大。

显然,他们不是那种喜欢招摇过市的人。

可张安世,摆明着就是要招摇过市。

他竟破天荒的,让人准备了许多精美的马车。

除此之外,召集了上百个差役,有的在前头打牌子,有的在前头鸣锣开道。

这牌子上,书着:太平知府张……亦或者是太平府同知等等字样。

要知道,虽说地方父母官出行,都很讲究排场,可在天子脚下,父母官屁都不是。

在这京城里,随随便便都能砸死一个翰林的地方,当地的知府、知县,就是一个屁。

在这儿,可能连位高权重的侍郎出行,都不敢让人鸣锣打牌子呢。

可张安世……居然别出心裁。

一时之间,一个长长的队伍,便出现在了官道上,浩浩荡荡,从者如云,数十辆车马,犹如长蛇。

高祥坐在马车里,听着外头的锣响,尤其是听到那差役们大呼:“闲人回避”之类的字眼,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张安世却是得意洋洋,将他那辆新车教人取了来,自己坐在这舒适宽敞的新车之中,在前呼后拥之下,朝着京城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