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杀气(第2/3页)

朱高炽自知,这样下去,必然会有更多的流言出来。

二人一路小声地说着话,到了文楼,才一前一后地走进去。

朱棣已先行去了大内,看望徐皇后了。

亦失哈则给太子和张安世斟茶,亦失哈显得苍老了不少,这一次去江右,他没有随扈,一直都在司礼监中当值,他伺候了朱棣一辈子,传出朱棣出事的消息之后,亦失哈好像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

这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或许在外人看来,亦失哈这种心理症状乃是下贱。

可对亦失哈而言,他从记事起,便被人指定跟从朱棣,从朱棣还在燕王时,便伺候他的起居,对于亦失哈而言,朱棣就是他的一切,何况今日他拥有的一切,也是朱棣赐予他的,他或许未必读过许多书,了解许多的学问,却只知道,自己的人生,是与朱棣捆绑在一起的。

现在的亦失哈,倒是眉眼儿笑了。

张安世又绘声绘色地在亦失哈面前,讲起在九江府时,陛下如何神勇。

亦失哈心情很好,也愿意听,因而很佩服地发出啧啧啧的声音配合,好给吐沫横飞的张安世助兴。

张安世道:“那么大一个水贼,陛下一拳头过去,这拳头还未至,那贼便七窍流血了。”

朱高炽在旁,笑吟吟地喝茶静听,看着张安世的眼里,带着几分欣慰,安世真的长大了,可以不教人担心了。

亦失哈依旧用心地洗耳恭听。

倒是一旁奉茶的小宦官,见太子殿下还有威国公以及大公公都高兴,便冷不妨地道:“不是拳头还未至吗,怎么就七窍流血了?”

亦失哈顿时恶狠狠地瞪了这宦官一眼。

宦官吓得忙要告罪。

张安世却道:“哈哈……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这力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有了暗劲,隔山打牛你听过吗?斗气化马你晓不晓得?”

宦官:“……”

亦失哈笑意盈盈地道:“张都督,他不懂事,没什么见识,你继续说。”

这时却有一个声音道:“说什么?”

正是朱棣从大内回来了,正慢悠悠地踱步进来。

众人忙行礼,亦失哈笑嘻嘻地道:“陛下,张都督在说陛下在江西那边除贼的事呢。”

朱棣大气地道:“区区蟊贼,有何夸耀的?”

张安世便道:“是,臣万死。”

朱棣摆摆手:“少来这一套。”

朱棣坐下,而后道:“朕方才诛了蒋臣,便是要打草惊蛇。”

此言一出,张安世心头微微一震:“陛下的意思是……”

朱棣道:“这些人……既敢做这样的事,如今事泄,又有这么多同党已被诛杀,必然会生出惶恐之心,朕就是要敲山震虎一番,锦衣卫这边,正好借此监视百官,且看看……他们言行举止!”

张安世一脸钦佩地看着朱棣道:“原来陛下已有如此谋划,陛下放心,臣这边,一面监视,一面顺着蒋臣等人的线索,继续顺藤摸瓜,这些人如今是瓮中之鳖,已不能长久了。”

朱棣点头,随即道:“朕所虑者,是栖霞啊。”

他说罢,幽幽地叹了口气。

他当初执意去江西,就是惦记着他的两百五十万两银子。

可现在,朱棣方才发现,自己现在损失得更多。

因为这些该死的乱臣贼子,引起了市场的动荡,整个太平府的行情直线暴跌,此前大肆扩张的势头已被打破。

只怕……接下来就是许多商户的资金链断裂,甚至是钱庄也要受到影响,整个商行的买卖,也要一泻千里了。

若真是这般,任由这样下去,损失的又何止只是两百五十万两,只怕两千五百万两都不够填这个窟窿的。

张安世听罢,却也知道,这一次可算是人为的经济危机了。

此前的欣欣向荣,让几乎每一个人都生出了错觉,那便是只好开作坊,就一定能挣银子,只要拿银子投出去,十之八九都能稳赚。

而如今,这种巨大的危机宛如乌云一般笼罩,想要破除人们心中的恐惧,并不容易。

朱棣看向张安世道:“依卿看,事情可以挽回吗?”

张安世沉着眉头想了想道:“若要竭尽全力保住商行,使其扭亏为盈,臣倒是有十足的把握。想当初的时候,臣就预想到了可能,所以这一年来都十分小心。可若想维持住整个太平府的大局,却需花费更多的功夫了。”

“只是陛下,商行之所以能够如鱼得水,恰恰是因为太平府的繁荣所促成的,若是失去了太平府的繁荣,商行即便还能生利,其实也不过是无根浮萍。”

朱棣皱眉道:“那就想一想办法,无论是用什么办法,都要保住朕的……也要让太平府的军民百姓们安居乐业。”

张安世沉吟片刻道:“臣倒有一个办法,不过需要一些时日准备。”

朱棣眼眸一下子亮了几分,忙道:“许多多少时日?”

“半月。”张安世想了想道。

朱棣随即就道:“那就半月,这才是天大的事!有了乱臣贼子,统统杀光殆尽便是了,可若是太平府出了事,且不说内帑没了,这军民百姓也都统统失去生计,你要教这数十万人成为流民吗?”

看着朱棣激动的样子,张安世只好道:“臣……一定竭尽全力。”

朱高炽端坐一旁,却道:“父皇,臣在京城,也听说一些事。”

朱棣看向朱高炽,道:“但说无妨。”

朱高炽道:“江西的讯息传出之后,太平府内忧外患,似乎有不少人,都在暗中造谣生非,想尽办法,想要教这太平府……”

他的话没有继续说下去。

意思无非是,这可不只是铁路的问题,还有人推波助澜的结果。

朱高炽的言外之意是,这件事确实很难办,若是张安世办砸了,可不能怪罪于他。

张安世也一下子明白了太子的几分用意,只笑眯眯地看着自家姐夫。

倒是朱棣道:“太子怎么也关心起太平府了?”

朱高炽道:“儿臣詹事府上下属官,其中有大半数,都下放至右都督府治下各州府当值办公,尤其是詹事府大学士杨溥,更是太平府的同知,专司铁路司的事宜,所以……几乎右都督府的动向,他们自会向儿臣奏报。”

朱棣听罢,不禁欣慰地点头道:“这才是太子该当做的事。”

只是随即,朱棣又皱眉起来,冷冷一笑道:“此事关系重大,关乎社稷兴废,不可小视,张卿尽力去办,朕授你全权!无论动用什么,又需节制什么,哪怕是朝廷六部,只要张卿需要,就让他们尽力听调。”

张安世道:“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