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大案情(第2/3页)

因而,这陈佳的话,可谓是密不透风,几乎找不到任何的破绽。

只见陈佳接着道:“不过臣在事后,确实找人询问过前因后果,这件事,臣答不上来,所以……便领了一些当时在场的人来……恳请陛下……能够传唤。”

朱棣听了,只抿着唇点了点头。

不多时,便有一老人,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缓步进来。

这老人须发皆白,穿着的,也只是一件干净,却并不华贵的长衫。瞧这七老八十的年纪,任何人见了,都不禁要露出敬意。

在古代,人们对于老人,是极尊敬的,尤其是这老人,至少有七八十的寿数,本就稀罕,这样的人,即便是朱棣,也不免要和颜悦色。

“草民朱建芳,见过陛下。”

说罢,这老人便微微颤颤的要拜下行大礼。

朱棣便道:“不必多礼,来人,赐座。”

此等老叟,几乎一只脚已踏入了棺材,在地方上,被人尊称为耆老,即便朱棣,也要对其分别对待。

这老叟于是气喘吁吁的,坐在了锦墩上。

朱棣这才认真地道:“朱建芳?朕来问你,当时的情形如何?”

朱建芳道:“当时街坊处,突然喧闹起来,小老儿,本在家中庭院闲坐,一时听到人声鼎沸,于是便也出了庭院去看,这才见七八个人,被人围住,好像是与人发生了争执。”

朱棣问:“争执?什么争执?”

“似是这七八人……对某良家妇人多有调戏,因而,这妇人的父兄见了,便不肯依,其他的街坊,自是随之大怒,便将人围住了。”

朱棣听罢,脸色虽好像平静如止水,却依旧是不露声色。

张安世此时面上看不出喜怒,只是唇边勾起了一抹冷笑。

反是那胡广,安安静静地站着,一副木讷的样子,面上古井无波。

朱棣道:“是吗,此事……可当真吗?”

朱建芳咳嗽几声,才不急不慢地道:“确实是如此,那妇人家的情况,小老儿也略知一二,毕竟是乡里乡亲,此妇虽是寡居在家,却是极守贞洁,从不逾越半分。陛下,这贞洁烈妇,倘不是被人惹的急了,又如何会舍了自己的名节不要,栽赃别人呢?”

这一句反问,反而让朱棣也无话可说了。

朱棣只好道:“此后呢?”

“此后自是发生了争吵,因事关到了妇人的名节,那妇人的父兄,自是不肯放他们走。可这几人,却是口气大的很,趾高气昂,其中一个更是说,你们这些刁民,可知我等是谁?又说……又说他们是铁路司的人……”

朱建芳继续咳嗽,随即道:“听到了铁路司三个字,其实许多人就已打了退堂鼓。这饶州府上下,谁不晓得,这铁路司的人是不能招惹的?可也不晓得,是不是其中有人得意忘形,竟是说什么,那等妇人,本早就嫁给人做妇的,她克了自己的男人,如今寡居,还有什么贞洁可言?”

“又说……他一月薪俸几何,每年养几个这样的妇人,也不在话下。甚至还说:能瞧得上这妇人,是你们家的运气,尔等还敢在此聚众,却不知……这铁路司乃皇孙殿下操持吗?他们都是天子门人,这皇孙殿下,将来是要做皇帝的,得罪了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朱棣听到此处,固是未必完全相信,却似乎也大动了肝火,浓眉挑起,一双虎目,掠过了杀机。

而后,朱棣冷笑道:“是吗?”

朱建芳一脸情真意切地道:“草民,万万不敢欺君罔上,且此事和这些话,当时听见的人不少,小老儿……虽年迈,可眼不花,耳也不背……实是千真万确。”

“此后呢?”

“此后……那妇人的父兄便勃然大怒了,当即便与之厮打起来。其余的街坊们见状,也不由得勃然大怒,纷纷去帮衬……最后事情就成了这个样子。哎……陛下,小老儿也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此事啊……小老儿愚钝,也分辨不出个好歹来,只不过……现如今,确实是世风日下,这铁路司的人,固是有钱有势,可……哪怕花一点银子,去找那青楼里的残花败柳,自得其乐也就罢,何故要招惹此等良家呢?小老儿自然晓得,这些人,尽都是皇孙殿下的心腹之人,可这样弄,只欺负一下咱们这些百姓便罢了,涉及到了妇人的名节,怕是无人肯甘休的。”

“自然……”这朱建芳又小心翼翼地道:“小老儿愚钝,终是无知,陛下自有深谋远虑,小老儿这些愚见,不过是玩笑而已……请陛下……勿怪。”

张安世听到此处,眉头轻皱,心里也略略一惊。

饶州府这边,放出了这个,却是让他没有想到的。

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这般战战兢兢地陈述了一件‘事实’。

偏偏这样的人,你就算觉得此人的话未必可信,可哪怕是恫吓他,甚至对他动刑,都没有可能。

至于这老人所说的一番话,更是厉害无比。

先是涉及到了妇人贞洁的问题,这等事,本就是教人忌讳的,莫说几个文吏,调戏良家妇女罪无可恕,即便是干这事的人乃是他张安世,只怕陛下也绝不会轻饶了他,至少也要狠狠地捶一顿,然后圈禁不可。

毕竟干这事,本就教人不齿。

而更狠的,却还是这几个文吏,与皇孙牵连一起。这些人大庭广众,调戏了两家妇人不说,竟还大张旗鼓的叫嚣,他们乃是皇孙的走卒,是未来大明皇帝的心腹。

这种事,陛下能忍?

至于可信度的问题,既有七老八十的耆老在此陈述,又牵涉到了良家妇人,正如这耆老所说的那样,有哪一个良家妇人,会拿自己的名节来污蔑别人呢?

张安世不由得瞥了那陈佳一眼,却见陈佳气定神闲,面上似笑非笑。

不过陈佳随即,却看向了胡广。

现在……他该做的准备都已准备了,此时正该胡公出面了,但凡只说几句大义凛然的话,就足以让此事尘埃落定。

可令他失望的是,胡广依旧没有吭声,他继续一言不发。

陈佳皱了皱眉,心里倒有几分不耐烦了,可在陛下跟前,却又不得不忍耐。

张安世这时道:“陛下,这毕竟只是一家之言,不足为信。”

朱棣似是气的不轻,真相到底如何,他或许不清楚,只是眼下,自己的亲孙儿,被牵涉到了这事,教军民百姓们传出了这些事,就足以让他怒不可遏了。

朱棣阴沉着脸,眼里带着明显的怒火。

陈佳却忙道:“宋王殿下所言甚是。”

他居然顺着张安世的话,继续道:“一家之言,确实不足为信。所以下官,还请来了当时的那妇人,以及府城之中,其他的街坊百姓,恳请陛下,一一垂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