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千里觅封侯(第2/3页)

铁路沿线落户的百姓,已超过了十四万户。

随着铁路的铺开,位于各站新城的落户人数,也将随之暴增。

借用铁路,营建新城,既对于城市而言,有了更便捷的交通,可使新城在未来有着巨大的运输和交通优势。

同时,也使不少老城面临巨大的压力,倘若不彻底的推行新政,则这些老城,极有可能有直接淘汰的危险。

而十年二十年之后,甚至可能,朝廷已不必再往那儿派遣县令和知府了,铁路司已取代了他们的职责。

至于沿途所修建的医学院、学堂,巡检所,农站,畜牧所,集市,那更是多如牛毛,大站和小站,单单南昌至饶州一线,就足有十数个之多。

短短一年之间,可谓是效果显著。

朱棣细细地看过了奏报,倒是大为满意,笑着对张安世道:“张卿,瞻基在此,颇有成效。这铁路司上上下下,这么多的事,倒都没出什么大的乱子。看来……瞻基足以独当一面了。”

说着,他脸上有着欣慰之色。

张安世笑了笑道:“所谓独当一面,都是慢慢磨砺出来的,世上本就没有什么天纵奇才,见识的多了,学的多了,经历的久了,自然而然,也就慢慢会总结出一套做事的方法。更何况,皇孙殿下天资聪敏,上手更是快了不少。”

张安世顿了顿,继续道:“其实这还是其次的,这独当一面,最大的好处就在于,皇孙殿下有了一套驾驭人的方法,如何发现人才,如何人尽其用,这都是学问。”

朱棣深以为然地接话道:“不错,哎……朕终于可以放心了。”

他顿了顿,似乎想到了什么,又道:“明日,起驾回京吧。”

张安世诧异地道:“这么急?臣还以为……陛下要去一趟南昌府,见一见皇孙殿下呢。”

朱棣对朱瞻基这个孙子的感情和期望,张安世最是清楚的,这等于过门不见,就足以令张安世惊奇了。

朱棣却是摆摆手:“不必见了。朕在此,处理了这样的事,京师里头,只怕早就有不少人吓坏了。这时候,朕若是不回,难保不会出点什么事。”

张安世一下子就领会了朱棣的意思,忙是点头,便再不多说。

江西铁路司的进展实在太快了。

再加上此番,陛下又狠狠的处置了一群饶州府的官吏。

这几乎……已是明示,未来整个大明,都将是江西这个样子了。

整个江西,犹如一个样板。

这显然对于某一些人而言,不啻是灭顶之灾。

朱棣对他的臣子们,显然是看的清楚的,此时若没有他镇着,谁也难保,不会发生什么事。

于是次日一早,简单地用过了早膳,朱棣便领着人启程回京。

沿途上,朱棣倒是显得兴致高昂,他不由道:“这铁路,可以朝发夕至,哪怕是皇帝出巡,所费亦大大缩减,秦始皇在的时候,曾巡视天下,出动了十数万人,耗时数年之久,劳民伤财。是以,自古以来,皇帝出巡,都因靡费巨大,奢靡无度的缘故,遭海内诟病。”

“可今日而论,倘这铁路修建至天下各处,皇帝出巡,所费的也不过一列车,耗费的时日,也不过区区月余,朕真希望,能活到这个时候,也效始皇帝,巡视天下,好好看一看这万里江山。”

朱棣所言,倒是连胡广都认同起来。

古人们反对皇帝出巡,确实是因为耗费太大的缘故,且不说秦始皇的先例,这隋炀帝,亦因四处巡视,而耗费了无数的民财。这在人们看来,都是天下大乱的因素。

这主要是因为,古代的交通实在不便利,皇帝出门,接驾、迎驾,还有沿途大量的护卫,许多的随行人员,还有沿途数万人的吃喝用度,都是十分惊人的。

且出门一趟,就旷日持久,不亚于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可显然,铁路的应用,却大大地减少了时间和人员的规模,单这一点,就使皇帝出巡成为可能。

路上没有过多停留,于是次日正午,终于抵达了京城。

朱棣自是摆驾回宫,而张安世与胡广二人,则马不停蹄地赶回文渊阁。

因为二人回来的过于仓促,以至于文渊阁事先没有得到一丁半点的风声,解缙等人,见二人突然回来,显得十分讶异。

即便是沉稳的金幼孜,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惊异之色。

“诸公……这几日老夫不来当值,倒是让诸公受累了。”胡广绷着脸,不过依旧还是掩盖不住他的喜色。

众人见他如此,也与他寒暄一番。

胡广便道:“却不知诸公,是否已得到了陛下自饶州来的旨意?”

“旨意?”解缙皱眉道:“现在为止,还未送来。”

胡广感慨道:“急递铺和通政司,办事实在太过于拖沓了,有这时间,陛下都摆驾回宫,可前日发的旨意,竟现在还未送到,这样看来,各处的驿站,是该要好好的整肃一番了。”

张安世在旁连忙道:“我看算了,整肃就大可不必了,依我看,未来这驿站,还大有可为,非但不能整肃,还可借此好好的扩建一番才好。”

现在铁路一旦开始修建到天下各处,那么传统的驿站,势必也有衰弱的风险。

可在张安世看来,这未必不是一次好的契机。

张安世不由得起心动念起来,心思便开始动了。

倒是解缙不明就里,张安世的为人,他是知道的,这家伙搞新政搞得有点魔怔,真恨不得将百官和地方三司都给撤了,可偏偏,竟对驿站手下留情。

解缙是何等聪明的人,眼角的余光,扫视了一眼张安世,见张安世若有所思之色,似乎察觉到什么,却也随之不露声色起来。

胡广其实说到这驿站,只是拿这话当一个引子而已,谁料大家真将话题引到了驿站的上头。

于是他忙道:“重要的还是陛下那份旨意,诸公,咱们不能等闲视之,要赶紧……办起来。”

杨荣是了解胡广的,当即就知道胡广急于想要聊一聊陛下的意图,心里也不免好奇起来,于是随即道:“到底是什么旨意?”

“族灭饶州知府,其余诸多钦犯,统统流放新洲……”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封赏,是关于……册封铁路司典吏胡穆为广信伯的事宜。”

“封伯?此人有何军功?”解缙下意识地问。

金幼孜也皱眉:“这似乎不合规矩。”

张安世只在旁笑着。

胡广则微笑着捋须,道:“是啊,这确实有悖祖制,关于此事,老夫也是想进言推辞的。”

推辞……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