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自向东,万人随(第3/3页)

“若柳带着你长子回来了,去见一见吧!”

张昭再次对着李圣天的背影恭恭敬敬的一揖,心里感觉非常复杂,就如同一个羽翼已丰,将要离开父亲远行的成年雄鹰一般。

……

副王府邸,张昭第一次见到了他的长子,一看见小家伙的样子,他就明白这绝对是他儿子,如假包换的儿子。

因为他与张昭幼时的相貌极为相似,应该不用私下让人调查了。

小家伙穿着小号的紫袍,头戴着翘脚幞头,腰间悬着一把小小的宝剑。

宝剑竟然还不是木的,而是真的铁剑,难为他小小年纪竟然能负担的起这铁剑的重量。

小家伙看见张昭进来,好像有些害怕,看身体刚抖了那么一小下,又仿佛是想起什么来似的,生生忍住了没有动。

但小脸蛋上眼眶微红,嘴巴使劲抿着,强忍着没有哭出来,特别让人心疼。

“李准!母亲教过你,见到父亲要怎么样?”就在小家伙要哭出来的时候,身后正襟危坐的李若柳突然出声。

“孩儿拜见父亲,父亲万福金安!”

小家伙声音脆脆的,虽然快哭了,但说起话来不疾不徐,很有节奏感,行的叩首礼更是一丝不苟,每个动作都很是标准,显然是长时间训练过的。

叩首礼行完,张昭赶紧走过去把小家伙抱在了手中,这才三岁多呢,就已经懂得这么多了,恐怕能听懂话起,就再没过上什么好日子吧!

“小姨妈,你这又是闹得哪一出?某的儿子怎么姓李?”

“你这人!怎的还拿着个说事呢?”李若柳崩了半天的严肃脸,结果直接被张昭一句话给破防了。

“这是我的孩儿,我想让他姓什么就姓什么?”

“你的孩儿?你凭空就能生孩?这是老子的种!”

男人一般在这个地方都没什么可讨论的余地,张昭当然不会例外,不过他也明显感觉到了李若柳身上的怨气。

不难理解,好好的仲云女王当着,一下子就被抽走了快一半的国民,像模像样的仲云国变成了一个城邦,没有怨气才是假的。

“我要带准儿去跟众人见个面,你扜泥城的房舍、土地可准备好了?我手下万余安西唐儿后裔,准备让他们先住到扜泥城去!”

张昭准备先把原本新龟兹的三姓人,以及安西愿意跟他东归的汉人想安排到仲云国,这样也能让从军的丁壮安心。

“真的!那太好了,你们快去,其余的奴早就安排好了!”

李若柳一听大喜,因为他知道张昭带去见个面是什么意思,这可是少主的待遇。

张昭现在只有两个儿子,阿依古丽是个胡姬,还是个寡妇,生的儿子地位不高,是张昭以后为了控制怛罗斯一带准备的。

但作为君王式的人物,后继有人可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张昭决定带李若柳为他生的长子去。

副王府大殿,奉天军队正以上军官,张昭亲卫憾山都火长以上军官,李圣天为他组建的玉成军,队正以上军官都在了。

看来是取,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之意,也隐含李圣天玉成他的意思。

这就是张昭现在所有的班底,奉天军能带走的一千五百人左右,憾山都三百人,玉成军三千人,隶属于火雷衙的分金都两百人,总共刚好五千人。

其中具装甲骑六百,轻甲弓骑兵一千五百,骑马重步兵二千七百。

装备方面棉甲九百套,铁扎甲二千一百套,锁子甲和环锁铠共计一千一百套,神臂弓一百二十把,梨花枪一千杆。

有汗血马血统的各式大宛马三千匹,天竺折耳马五千余匹,其余各式挽马、骑乘马两万余匹。

不过马儿虽然多,但他不能全部带走,不然根本养不活。

所以还有留下一部分在宁远和疏勒,但即使这样,张昭的战马还是很有富余。

“臣等为大王贺!”

当李准乖乖巧巧充满好奇的跪坐在张昭身侧的时候,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了。

过了几秒就是山呼海啸的恭贺,而且大多是发自真心,张昭也懒得现在改名字,等东归之后再说吧。

君王后继有人,那就代表君王这方面能力是没问题的,以后他们打下的天下,儿子儿孙就都可以享受,不会因为君王的去世没有后人导致再次陷入混乱。

“张忠!”张昭大喝一声。

“臣在!”已经当了父亲的老张忠满脸红光的出来了。

“某命你以长史身份,留守宁远,战马的驯养,愿意安顿在宁远的将士们,你要照顾好他们,赏赐、抚恤都要落到实处!”

“臣遵命!”老张忠也终于不到处乱跑了,因为他有了孩子,身体也不太好,以后或许会回敦煌,但不是现在,张昭干脆就让他留守宁远。

“诸君!做好东归的准备吧!有什么还需要准备和装备的尽快提出来,兵、户、工三曹会立刻补齐。

三日后,某亲自检校大军!我们出发东归!回敦煌!回凉州!回我们那魂牵梦绕的长安去。

去看看我们祖先为之自豪终生,忠贞不渝的大唐!”

“东归!东归!回大唐!回大唐!”

除了张昭的憾山都以外,在座的几乎都是安西唐儿的后裔,他们轰然半跪在张昭面前齐声高喊!

郭天策、李七郎、惠通和尚郑通、杨守义、薛守义、郑守义,甚至鲁三郎都饱含热泪,举目东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