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军使是我们粟特人的大汗啊(第3/3页)

在昭武九姓故地波斯化、突厥化后,中原反而成为了他们的故乡。

凉州粟特以曹家为首,不过曹家吐蕃化的比较深,他们已经把自己的姓氏变成了曹万,其余安、康、史等家也有不同程度的吐蕃化。

但由于这些粟特家族总归是靠丝绸之路吃饭的,与家乡的商人也多有接触,所以他们并不像凉州的汉人和嗢末人一般,不知道张昭是谁,反而对于这位能勒索萨曼波斯的菊儿汗如雷贯耳。

而且他们是商人,商人的需求是很明显的,也比其他人好打交道的多。

他们最大的目标,那就是追求利润,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简单又粗暴。

张烈成在他们眼中,无非是个抱上了菊儿汗大腿的远方同族。

他们听过菊儿汗的威名,要是菊儿汗来统治凉州,他们没多少意见。

但要让他们主动做内应,恭迎菊儿汗入城,那就要看有没有好处咯。

于是,在张烈成拿出一大袋子白色晶体颗粒以后,粟特商会的密室中,陡然就安静下来了。

自从张昭打通天竺,把丝绸之路来了个小循环之后,已经有商人从天竺带回来过一些天竺糖霜。

不过比起中原的糖霜,似乎也没多大的不同。

颜色都是黑褐色,看起来很粗糙,甜味也就那样,还不利于运输。

只是价格要低一些,但比起各种香料,天竺糖霜并不是特别受欢迎。

但是,张烈成拿出来的这种糖霜,似乎很不一样,曹万通洗轻轻捏起一撮细细品尝了一下,结果一进嘴眼睛就亮了起来。

他刚才是按照以往糖霜的甜度捏了一小撮放进嘴里,因为这时候的糖霜甜度比较低,少了的话,根本就没多少甜味。

可是他捏的这一撮,简直当得起甜入心脾之称,甜度比以往的糖霜,上升了一倍都不止。

而且现在的糖霜颜色呈褐色,粉末细碎,根本当不起糖霜的称呼,时人更多称之为黄糖,卖相最少差了张烈成手中糖霜五倍。

“此莫非是张军使用牛乳练成?好是好,就是价格太贵,达官贵人家也要省着点用,纵使甜如蜜,也难有多少赚头。”一个安姓老行商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此时也有白糖提纯法,不过比较奇葩,是用牛奶来提纯的。

说起来牛奶中富含的蛋白质确实可以起到这个效果,但是那价格,简直是难以承受。

要知道现在可没什么奶牛,牛奶的获取和保存,都是极为困难的,用这玩意提纯的白糖,价格高到天上去了,与张昭用的黄泥脱色和二氧化碳脱色法根本没法比。

张烈成淡淡一笑,“若是此物是用牛乳来制成,某又何必拿到诸位尊长面前来班门弄斧?

诸位请看这颜色,这甜味,也不是牛乳脱色能制成的。

给糖霜脱色提纯,某家义父,自有妙法,只需黄糖二斤,变成提炼出一斤半糖霜,且省时省力容易操作。

至于用何秘法,当然不会公开,但军使却可以颁下特许经营之权,谁能得到,诸位自然明白要怎么做。

要是诸位不愿意做,也无妨,真金白银多的是人愿意要。”

这是有技术支撑的独一份买卖啊!什么商品最赚钱,垄断的商品最赚钱。

而且原料还好找,两斤天竺糖就能出一斤半这种白色糖霜,虽说不是一本万利,但细水长流的独一份买卖,也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

“此法虽好,但仅仅特许经营之权……”

曹万通洗沉吟了片刻,这老小子胃口还挺不小,其实也不叫不小,商人嘛,漫天要价那是正常操作。

“哦,对了!有件事仆忘说了,诸位没忘记某义父的另一重身份吧?

军使有意在敦煌城设立一位商路巡察使,那些跟军使作对的,就不要往西去了。

当然,有人也会绕过敦煌,但很抱歉,扜泥城和疏勒城也有,不管你走南还是走北,都绕不过去的。”

一看有人在犹豫,张烈成好像才突然想起来一样,亲切提醒着密室内的一众凉州粟特人,敬酒不吃者,罚酒也没得吃。

说着张烈成拿出一份书信,递到了曹万通洗的手中,“这封信,是曹押衙同族令公大王的亲笔信。

押衙应该知道,曹万家能在凉州站稳脚跟,离不开令公大王的支持是吧?”

你早说嘛!你能捏住我的命脉,你早捏啊!省的我还想跟你讨价还价。

曹万通洗那张装模作样思考的脸色,一下就消失了,他脸上闪闪发光地大笑着,还拉起了张烈成的手。

“果然是我曹家的英才啊!听闻大汗有一宠妃,也是我曹家人,可汗这是我们粟特人的可汗啊!

请张指挥使回禀大汗陛下,凉州四姓粟特,谨遵大汗旨意,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