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赏善罚恶张菩萨(第2/4页)

杨守礼的成长环境更甚于郭广成,自从他们选择远走宁远盆地后,一直都是处在其他势力的驱逐和攻击中。

杨、薛、郑等几家必须要极为抱团,才能在这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

张昭提出的要在归义军中坚持友爱互助思想,新龟兹的安西军后裔们,已经搞了几十年了,张昭不吩咐,杨守礼也会这么做。

……

就在南门不远处,沈家大宅中,张昭正在召见阳妃谷大首领沈知海和其子沈念般。

在明威戍堡外见识过张昭强大的军力和浓厚的汉家风格之后,沈知海和沈念般,立刻就成了张昭化胡归汉,引导嗢末六谷部回归故国的积极推动者。

“军使,自称嗢末人的六谷部图册尽在此处了。”

沈念般在张昭眼前,铺开了一张略显粗糙的地图和一本厚厚的账册,沈知海则在为张昭一一讲解。

“六谷部中,除了我阳妃谷部沈家以外,还有西营河赵家,还保留着大量汉家文华。

我沈家祖上曾是陇右节度使临洮军左厢押衙,赵家祖上则是凉州乌城守捉的镇将。

阳妃谷与西营河比邻而居,赵家的赵镇将,前日已经来找过我了,说是想要来拜见军使。

某敢请军使不吝见上一面,若是能把赵家拉回来,整个嗢末六部就会大为震动,已经有心投靠的洪源谷部折逋家,也会靠拢过来。”

张昭看着地图笑了笑,“赵家前些日子还在推脱,现在怎么却如此积极了?”

沈知海也陪着笑了起来,他敬佩的冲张昭拱了拱手。

“这还得是军使好手段啊!借着修缮凉州内外的机会,征召了赵家大量丁壮。

而这些丁壮在凉州城不但没有损伤,还能一日吃三顿饭,个个养的膘肥体壮的,不过几日,军使仁义之心就传遍了整个西营河。

赵家本来就有回归故国之心,只是苦于没有靠谱之人前来招揽,今日军使至,水到渠成而已。”

听到沈知海这般说,张昭也不禁有些自得,征发嗢末各部和凉州汉人丁壮来修缮凉州,真是个妙招,比给嗢末六部和凉州汉人首领拿钱收买都好。

不过十余日,他张昭的仁义名声,已经都传到鄯州、兰州等地去了。

而且目前还出现了一个怪相,好多没有征发来修城墙的丁壮,甚至凉州城的居民为了这份待遇,竟然主动要求前来服徭役。

在这个时代,那还真是极为罕见的,一般听到服徭役,那简直如同生离死别一般。

到了张昭这,原本凉州城的修缮他只准备征发五千人左右,现在竟然暴涨到了一万五千人。

凉州南门和西门那么大的工程,二十几天的时间就搞得差不多了。

“军使请看,整个凉州以南的嗢末六谷部,应该包括兰州广武城和姑臧南山以及张掖、乌城两守捉之地,约有户三万三千,口十九万七千四百。

而我阳妃谷,西营河与洪源谷部就有户一万九千余,口十一万余,只要此三谷部愿意追随军使,嗢末六谷归汉,就成了!”

沈知海非常兴奋,但明显儿子沈念般有不同看法,他撇了撇嘴,有些欲言又止,但最后也没说。

不过张昭看见了,冲着沈念般点了点头,“念般有话就说,无需顾忌。”

见张昭同意了,沈念般不顾父亲的眼神,冲着张昭拱了拱手说道。

“实际上军使现在已经不需要计较六谷部谁投靠不投靠,因为军使自有五千天兵,如今又有万五丁壮在手,皆按军旅整编完成,发给刀枪就是一支劲旅。

他们多是本地人,强者许以高官厚禄,寻常人等以金银赐之,命他们为先锋,六谷部何人敢当?弃械投降还来不及呢!”

“哈哈哈!果然是少年英雄!”张昭大笑了起来,这沈念般竟然看到了张昭的杀招在哪,有点意思。

不过他能看得出来,其他人相信只要不瞎,一定也能看得出来了。

“沈翁,某观令郎定非池中物,不如就到某身边,做个小校吧!也可传书至六谷各部。

各部骁勇多智的少年健儿只要愿意,都可以到河西节度衙门和归义军中效力。”

沈知海点了点头,他知道张昭是要双管齐下,一边笼络住六谷部筑城的丁壮,一边招揽六部英豪健儿,只要这两样到手,六谷部就没跑了。

“听闻下月二十二是军使生辰,不知此言是否为真?”眼见自己提议张昭并未采纳,沈念般又问起了另一件事。

“没错,届时某家就年满二十有四了。”张昭有些感慨,穿越而来的时候二十岁都没到,如今已经快二十四了。

沈念般羡慕的眼睛都红了,张昭也就比他大五六岁,但是两人成就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既然如此,届时凉州内外修缮一新,军使大可以庆祝生辰为名,邀请各部首领头人至凉州,再建一批宅邸赏赐,邀请他们入住,此辈眼见凉州繁华自然乐意。

若有三两不乐意之人,量他们也不敢反对,至于征召不至者,当发大兵剿灭,震慑群小。”

张昭听完,连连点头,沈念般与他的想法又一次不谋而合。

他作为归义军使占据凉州,生辰相邀,若有人敢不来,那就有出兵的理由了。

若是来了,醇酒美食,豪门大宅,宝马香车一上,势必要让他们留在凉州多盘桓些日子。

等到各部首领再回到部落,张昭早就大势已定,他们只能选择臣服。

想到这里。张昭抬头对沈知海说道:“令郎大才,此计可行,不如就由沈翁牵头。若是能促成此事,阳妃谷沈家当为嗢末六部之首。”

……

就在张昭与沈家父子商议的第二日,凉州城南门昭武门就已经修缮完毕。

超过一万名丁壮在此劳动仅仅二十余日,就完成了最为复杂的南门修建。

本来张昭是想每一日就给丁壮们发放役丁钱,结果这个工作量太大了,不得不变成在南门修建完成后,统一发放。

修好的昭武门外,丁壮们按五百人一都,整整齐齐的站在了凉州南城门楼下。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丁壮们已经完全信任了归义军,更是对张昭万分景仰,称呼都直接变成了法王菩萨。

在被征发徭役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想过他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吃的比平时都好,丁壮营的炖羊肉更是成了所有人的最爱。

此时他们的心情,与刚刚征发而来时,已经完全不同。

他们已经习惯了在归义军各阶将官的指挥下劳动,原本面黄肌瘦的丁壮们,一个个也变得强壮了起来。

甚至其中很多人,甚至想着是不是可以继续能跟着归义军做事,继续享受这样的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