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血脉的共情(第3/3页)

少年人最是容易激动,慕容信长听的满腔怒火,他一拳锤在教室的土墙上气得哇哇大叫。

李存惠也是满脸通红,“对!某与你一起,先杀贺兰进明,再回睢阳!”

两人这么一闹,教室后面的张昭就藏不住了,他整理整理了自己的衣服,丢掉手里的折扇,来到了郭老夫子的讲台上。

台下的数十蒙童和慕容信长、李存惠等人都气得脸颊通红双眼冒火,似乎恨不得现在就找个奸臣出来把他撕了吃了,气氛非常到位。

于是张昭决定再让这些人印象深刻一点,这可都是他未来的火种啊!

“司空,这贺兰进明后来如何了?他怎生如此可恨?”一个满眼喷火的小蒙童看着张昭问道。

张昭沉吟了片刻,“他后来做到了岭南节度使的高位,虽然最终被贬官,但寿终正寝!”

“怎会如此?国家何不杀此贼?不杀此贼,何以谢天下?”

蒙童瞪大了眼睛,更加愤怒,也更加不解,他口中的国家,指的就是皇帝,这是魏晋以前对皇帝的称呼。

“大人若为人主,当杀此等奸贼满门!”后面的慕容信长也给气坏了,气得他都第一次喊了张昭为大人。

“我若为主,必将贺兰进明剖腹腕心,杀其全家!”张昭斩钉截铁的回答到,顿时一片叫好声。

范质也从心神激荡中回过神来了,他目光灼灼的看着台上的张昭,一镇节帅如此做派,真是闻所未闻,却又让人心向往之。

“可惜某不是前唐玄宗、代宗,杀不得此奸贼!”张昭略带沉痛的说道,随后看向了围在他身前的数十蒙童。

“奸贼得了善终,张睢阳却没了性命,为国守城却落得如此下场,你们说,这值得吗?”

蒙童们纷纷想摇头,却突然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劲,他们集体呆呆开着张昭,心里极度迷茫与纠结,不知道该如何表态。

“但某觉得值得!”张昭赶紧接口说道,他生怕那个小蒙童说声不值得,后面就不好接下去了。

“因为张睢阳虽然身死,但他是以一个忠臣的身份就义的!

他以睢阳一城,拖住了燕贼叛乱大军,为国家保存了江淮之地,这里千万百姓,皆因为他而免于刀兵之灾,日后朝廷能最终剿灭燕贼,张睢阳居功至伟。

他虽死,但忠义之名千秋传颂,不但我们现在会听着他的故事对他万分崇拜,五百年,一千年以后,也会如此!

反观贺兰进明等人,就算一万年以后,他都会被人唾弃,他的子孙也会因为他,永永远远的抬不起头来。

大丈夫生天地间,当有所作为,要是人人都如贺兰进明一般,我们汉儿何以能存在这么多年?

若是先人匈奴来了投靠匈奴,突厥来了投靠突厥,我们现今恐怕比作吐蕃人的嗢末奴隶还不如!

一个真正的男人,让自己父母子女成为外族之奴隶,过的猪狗不如,那有何面目活着?他就不能称之为人。

各位同学,从屈大夫到张睢阳,我们汉儿中,从来不乏这样的忠臣义士。

我们即使做不到张睢阳这样的大忠臣,但仍然要做一个好男儿,要做一个谁听了也得称赞一声的好男儿。

某张二郎敢在这说,日后若某到了张睢阳这样的时刻,某誓效仿之,你们愿意做某的许远、南霁云、雷万春吗?”

“某愿意!某要做南霁云!”慕容信长一下就跳了出来。

“那某就做雷万春!做个大忠臣!”李存惠也毫不示弱的大声吼道。

“我也要做忠臣!我也要做忠臣!”

没人愿意做奸贼,哪怕历史上做了奸贼的,其实心里也有过做忠臣义士的梦,这是中国人生于俱来的血脉浸透。

大声的喧哗,吸引了大半个州学中的人,知道张昭在这后,呼朋唤友的学子们,把几乎整个州学的学生都喊了过来。

“司空,这与昔日碎叶郭家祠堂何其相似!老朽就是在那时决定要追随司空东归。

今日州学学子都在,他们都想追随司空,使沦于胡尘的百五十年的安西河西东归故国,不如您再带领我们唱一遍胡无人吧!”

郭老夫子想起了当年在郭家祠堂众人集体高昌胡无人的场景,激动了热泪盈眶,张昭刚想答应,不过他忽然想到了一首更好的诗歌。

“今日不唱胡无人,某来新得正气歌一首,与诸位共勉!拿笔来!”

张昭大手一挥,极有豪情的喊道,心里则在默念。

‘文文山先生,估计这个时空,您不会再有那样的遭遇了,这首正气歌,就让我拿来一用吧!’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范质忘记了他的天使身份,也忘记了诸多算计,更忘记了他面前站着的是何人。

他泪流满面的跟着屋内这些从垂髫到花甲都有的人群,大声高唱着,对他们的苦难,对他们的那种上下一心的情绪,突然就感同身受。

一缕阳光透过窗子,照射到了范质脸上,他突然想起了书童曾说过的一句话。

“此真人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