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时代的风,吹不开超越时代的迷雾(第2/4页)

此时,饭食已经做好,张昭亲自端了一簸箕的饼,让士兵们也拿着饼,抬着米粥走到了这伙幸存的泾州百姓身前。

这些侥幸逃得一条命的泾州百姓呆呆的看着张昭,他们紧紧地挤在一起,瑟瑟发抖的如同鹌鹑一样,不过眼中不全是害怕,还隐藏着一股浓烈的仇恨。

张昭将饼和粥放到了他们面前,随后冲着人群中,几个看起来像是头领的老者招了招手。

“某这里尚要东去平乱,军粮也不甚充足,一人一碗粥,一个饼吧。”

说着张昭顿了一下,本来羊肉肯定是没有这些人份的,但张昭看了看他们瘦骨嶙峋的身体和一些都快饿出大头的幼童,心中顿觉万分不忍。

他回头对着郭天策说道:“让伙夫们再抬一桶羊肉汤来,羊肉要炖得烂烂的,多放一点点盐。”

人群愣愣地看着张昭。他们本来做好了引颈就戮的准备,但没想到有人会给他们东西吃,所有人都将信将疑,没人敢回话,也没人敢动。

韩七娘子听见有吃的,又被刚刚两个孩子一顿哭得心酸不已,于是她一咬牙站了起来。

“这位官人不杀我等吗?莫不是让我们吃饱了好上路?”

张昭还没怎么样,旁边的郭天策不乐意了,他上前一步戟指韩七娘子怒道。

“这位娘子好生不会说话,你面前的是检校司空、河西节度是张公,张公怜悯尔等,赠尔吃食,怎敢将好心当做驴肝肺?”

韩七娘子听完凄然一笑,“那听这位官人所说,今日反倒是见着不杀人的官军了,天下间若有这等官军,我们何以家破人亡?”

这话就有点儿膈应人了,张昭看着这个眼神凄凉,状若疯癫的瘦女子,本想斥责几句,但想着这女子恐怕是家人至亲被戮,以致有些疯癫了。

想到这,张昭心里又有几分不忍,他努力把声音放柔和了几分,轻轻说道。

“我等是从河西来的归义军,并非洗劫邠州的贼军,某奉朝廷诏命,专讨逆贼,你们不要生疑,安心吃饭就是。”

说完,张昭也没有多呆,而是转身去安排大军驻扎等事情了。

有了食物,韩七娘子等泾州百姓脸上,总算是多了几分生气,他们狼吞虎咽的就在河边开始进食。

韩七娘子将酥脆的胡饼掰成小块儿,配合着羊汤和粟米粥,慢慢的喂着一儿一女,心里对远处那个河西节度是张公,有了几分好奇。

难道这世上,还真有不杀戮、不掳掠的仁义之师?

她想了想,把孩子拜托身边的老妪照顾以后,站起身来在众人担忧的眼神中,往张昭那边走去。

张昭也正在准备吃点东西,这时候就听见了身后传来卫兵的呵斥,他转头一看,是那个有些疯疯癫癫的瘦小娘子被拦住了。

张昭冲卫兵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让这个女人过来,而张照身边正在吃东西的氾顺则赶紧站了起来,把手握到了腰间的短刀柄上。

虽然来的是个女子,又瘦弱不堪,但作为张昭贴身的护卫,他还是要警惕一二。

“奴,替泾州幸存之人,谢过张司空的饭食!”韩七娘子表情有些生硬的说道。

张兆淡淡笑了笑,“这位娘子孤身过来,不是想要单说声谢谢吧,有何事不妨直言!”

韩青娘子稍微尴尬的点了点头,不过一开口,又显得极为自信,“奴在河边看见司空麾下医士,正在熬煮预防疫病的药物?”

“没错!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张昭点了点头,“这位娘子也懂医术?”

说起医术,张昭看见这位瘦瘦小小,浑身脏兮兮的小娘子,突然有了几分气势,脏兮兮的脸上,竟然发出了骄傲的光芒,如同一只刚下了蛋的小母鸡一样。

“奴,略懂一二,司空可是在熬制玉屏风散?此乃防风邪入侵之方,并不能防疫阻毒,且此药方配比尚不成熟,贸然使用,弊大于利。

更兼司空的玉屏风散,少了生黄芪和金银花两味药,君臣佐使胡乱搭配,既然懂得以白棉布覆住口鼻阻挡外邪,怎会用这等残缺药方?”

呃!张昭转身看向了身后的随军医士,这几位河西‘名医’尴尬的不行。

“回禀司空,确实少了几味药,但河西并无这些药材,某等只能缩减一二。”

好吧!张昭一点也不怪他们,河西的医疗水平张昭是知道的,连把药材认全的,都找不出来几个。

至于治病嘛,嗯!张昭没生过病,就算生病了也有大云寺的和尚在。

但顿珠体验过河西医士的医疗水准,回来对张昭说,跟他在青塘高原上见到的没多少区别,基本停留在喝符水的档次。

“这位娘子只凭闻味道,就能知道药方有问题,想来一定医术不凡,那你说防治此等疫病,应该用什么方子?”

张昭拱了拱手,冲郭天策使了个眼色,郭天策赶紧端了一个小木凳子请韩七娘子坐下。

“当然要用败毒散,疫病皆由疫疠之气侵入人体所致。

当用偏燥的独活、羌活祛湿止痛,再用扶正祛邪之前胡、茯苓等,最后以柴胡、桔梗等调理气机,方可防治疫病。

可惜此地没有人参等名贵药材,不然效果更佳。”

韩七娘子说起药方来,可谓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张昭则听的脑仁疼。

什么阴寒、祛邪、固本这些玩意,他完全是不懂啊!

但他看见身后几个医士目瞪口呆的表情,张昭觉得这小娘子,一定是有本事的。

“敢问小娘子姓氏?可是家学渊源?”张昭最后还是要确定一下。

“奴夫家姓赵,也算是家学渊源,不过是承自奴家父亲,家兄韩保升,在蜀地素有名望,蜀主也多次召见问药。”

张昭没听过韩保升的名字,但知道后蜀孟昶这个人。

治国理政嘛,还行!不过更著名的是他特别会玩文化人那一套,诗词歌赋、医卜星象。

能让本身就通药理的孟昶召见问药的,定然不是等闲之辈。

更何况,张昭现在确实需要一个精通医理的随军医士,因为邠州等地的情况,必然比泾州更加可怕。

那邠州不但人口比泾州多,叛军在邠州盘踞的时间,也比泾州长,估计现在邠州城内那两万多人,应该很少有能幸存下来的了。

这大热天的尸身被太阳一晒,恐怕防疫的形势比在泾州要严峻的多。

再者说了张昭目前治下的凉州,医药水平约等于跳大神,喝符水。

而且蜀地可比关中、河西富裕多了,蜀地的庸医到了河西,都能被称为名医,这样家学渊源的小娘子,张昭还有什么理由不招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