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差点忘了还有折家(第2/2页)

“末将遵命!”氾顺知道银州的重要性,有这么个后勤基地和舒适城池在,就能给冰天雪地中围城的大军一点希望,让他们望梅止渴,也更容易熬过这个冬天。

“银州以北数十里,有小城名为开光。”吩咐完氾顺,张昭又把罗玉儿招了过来。

“某前些日子算漏了一家,开光以北,有党项折家世居麟州、府州一带。

这折家治下人口虽然只有不到十万,但家传渊源数百年,乃是当地豪强,麟府两州健儿也颇为善战。

你去之后,一面在开光防备,一面派人持某的亲笔信,去见永安军节度使、府州刺史折从远。”

说到这,张昭想了又想,“最好还是你亲自去,与折从远分说某此次进军,只是与李彝殷和定难军的恩怨,不牵扯其他。”

罗玉儿走后,张昭也暗自心惊,此时的人最好面子,定难军周围四个节度使中,延州的彰武军、鄜州的保大军,和河东刘知远,他都派了使者,送上礼物去解释,唯独忘记了府州永安军折家。

这不得被看成是看不起折家?万一折从远被李彝殷或者是石敬瑭说动率兵来救,那也是麻烦。

人的名树的影,后世折家军威震西北,做了中原几百年的屏藩,不但忠义,战斗力还强,跟他们打一场,实在是不划算。

这折家,历史上抗住了西夏和契丹的轮番攻击,北宋都没了还忠心耿耿,正是张昭要招揽的对象啊!好在还来得及。

不过呢,这也是张昭多想了,因为此时的折家,也正面临最严重的危险。

那就是折家所在的麟府二州中的府州,也在燕云十六州之中。

折家为西北屏藩几百年,早已汉化,内心也认同自己是汉人,自然不愿意变成契丹人。

而耶律德光稳住燕州形势后,就一直在软硬兼施,想要拿下折家。

折从远率领府州军民,实际上已经抵抗契丹人数年了,只是府州偏僻,折从远也不是什么大人物,是以并未引起各方关注,石敬瑭甚至都不知道他割出去的府州,还在抵抗。

历史上,府州是割让的燕云十六州中,唯一没让契丹人的得手的,折家的忠烈,可见一斑。

罗玉儿刚走,丁审琪又进来了,略微一施礼,这家伙竟然大大咧咧的往胡床上一坐。

“某家年老,不比大王青春正盛,受不得这站立之苦,还请大王莫怪!”

张昭呵呵一笑,脸上笑容极为灿烂,说话更是没有因为丁审琪的装大而丝毫不满。

“丁公与我,同是朝廷节帅,公年长,当是某的长辈,何须拘礼!”

丁审琪听到张昭这么说话,当即喜不自胜,越发觉得这张河西,不过是仗着家中长辈支持,得了祖上荫庇,方才有此功业。

不过倒也知道敬重他这样的长者,还算不错。

远处的郭天策看见张昭脸上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不由得后背起了一层白毛汗。

作为张大王的近侍,他比谁都清楚这位大王的脾气。

看着气量大,那是对于有本事有品行的人气量才大。

对于丁审琪这样的,恐怕就没那么大的气量了。

只看此刻如此‘核善’的笑容和言语,心中恐怕已是怒极,这丁审琪,应该是活不到去当绥州刺史了。

他在这边心里吐槽,那边的交谈已经完毕,丁审琪大摇大摆笑呵呵的跟张昭拱了拱手。

“既然韩王如此说,那某就暂且听大王的,只要大王尽快攻下夏州,不耽误某去攻打绥州就行。”

“一定!一定!请丁公放心!”张昭越发的恭敬了,连声保证。

而且他不但对丁审琪恭敬,丁审琪走了之后,张昭看着郭天策也是笑眯眯的。

“天策,你说这丁审琪,某该怎么对他呢?”

郭天策被张昭笑眯眯的样子吓得喉咙发干,赶紧忙说道:“丁审琪麾下有一军校,名曰贺行政。

此人与延州党项司家有勾结,还娶了司家女,把柄和妻儿都被咱们扣在了手中,可命贺行政佯装与丁审琪起怨,火并了他!”

“这主意……”张昭摸着下巴思考了片刻。

“不妥,归义军中,决不能出现此等下克上的事情,何况还是我们授意的,蛮熊,你进来。”

蛮熊听到张昭喊他,咚咚咚的就走了进来。

“十日后,某会让丁审琪率军去进攻同样绥州的抚宁县城,天策你让贺行政攻城时,冷箭杀了丁审琪,不要声张。”

说着,张昭拍了拍蛮熊。

“贺行政杀了丁审琪后,你找个机会与贺行政起冲突,然后不小心殴杀了他,事情办完,某发配你去阎晋那里,可能要委屈你几个月了。”

蛮熊咧嘴一笑,“这有甚委屈的?去了阎承节那里,没了大王管束,某蛮熊敞开了喝酒吃肉,不知多快活!”

“你他妈的!”张昭嫌弃的一撇嘴。

“除了酒肉你知道啥?连当官都当不好,也不知道给你儿子挣个出身,留点家产。”

蛮熊东归后就成亲了,现在儿子都快两岁,听见张昭提到他儿子,这憨货脸上终于露出了慈爱的表情,不过随即就嘿嘿一笑。

“留个求!某教些枪棒拳脚与他,等十四岁,就让他也给大王来当侍卫。”

“你这想的,还挺周到!”

张昭愣了半晌,也不知道该说蛮熊憨,还是精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