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圣天的忧虑(第3/3页)

王审琦比赵匡义还要大两岁,今年已经十七岁了,祖籍辽西,手长腿长,一看就是擅长骑射的骁将。

慕容延钊比这两都要大的多,此君生于后梁乾化三年,也就是913年,仅仅比张昭小了一岁。

他出身名门,父亲是开州刺史慕容章,少年时期就以骁勇干练闻名。

不过官运一直不好,历史上是投靠了起步比他晚得多的郭威后,才开始发迹。

而现在有了慕容信长的引荐,慕容延钊提前几年来到了河西,看起来人生都要大大的改变了。

连范质和刘纳这样的文臣来到河西,张昭都要一日三赏。

赵匡胤、王审琦、慕容延钊这样的时代猛人来了,张昭当然不会吝啬财物。

他直接在永训宫中接见了三人,慕容延钊此时刚刚成亲,还带着新婚的妻子。

张昭当即拜慕容延钊为左羽林卫营指挥,额外从上次白盐池之战中立功的义从骁骑中,挑选了八百骁勇者,交给慕容延钊统领。

并且给他在永训宫不远处赐下了一套大宅子,赐钱五百贯。

至于赵匡胤和王审琦两人,这两都还年轻,直接被张昭带在了身边。

特别是赵大,我张天王准备好好观察观察。

点检做天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而就在张昭调兵遣将的时候,按照约定,李圣天先是调集了于阗金国步骑三万,开始围攻龟兹。

高昌回鹘的颉利毗加知道后,一边让龟兹守将紧守,一边调集一万骑兵开进到轮台城附近,与于阗军队对峙。

作为能从乌母主可汗四子夺位中胜出的佼佼者,颉利毗加也不是善茬。

他很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一次于阗进攻龟兹,很可能不是单独行动,而是和凉国商量好了的。

于是他仅仅派出了一万人的骑兵前往龟兹,目的是不让龟兹守军轻易投降,而不是解围。

高昌国内的精锐,仍然在防备凉国军队的突袭。

继续与此同时,收到了高昌回鹘急信的萨克图,也开始在七河之地赛里木湖畔,召集葛逻禄各部,准备出兵支援高昌回鹘。

八月底,让张昭胆战心惊的曹三娘子分娩,终于没出意外。

慕容信长抱着这个比他小了二十三岁的妹妹,激动的手足无措,比他自己的儿子虎头出生,都让他感觉复杂。

自此刻,有了这个妹妹起,慕容信长才在真正意义上,成了张昭的家人,他与张昭之间,总算是有了血脉的联系。

而早在曹三娘子分娩前,第二次怀孕的曹十九娘,为张昭诞下了第三子,也是嫡长子。

偌大的凉国,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人,张昭的母亲宋氏,为他起名钰哥儿。

九月初,终于放下心来的张昭在敦煌誓师出征,大军分南北两路。

以北路军为主,共计骑兵两万五千人。

北路军以白从信为先锋,慕容信长为副将,两人统帅精骑四千,招揽数十河西商人为向导,为大军开路。

其余两万一千人分三次通过蒲类湖,琼热多金与黄英达率五千人第一批通过,张昭亲率主力九千人第二批通过,马杀才率七千人为后军。

而南路军以骑马步兵为主,由冯晖率领,武原儿为行军司马,共计四千五百人。

他们将会在陈廷骁逼迫他父亲陈辉耀反叛高昌回鹘后,进入伊州。

然后以陈家的数百甲士以及千余族兵的为向导,出伊州直逼高昌城,扰乱颉利毗加的视线。

北路军则会在齐聚咸泉镇,等待南路军吸引高昌回鹘主力后,突然出动,攻下浮图城。

然后绕道东南,从白水涧道,也就是后世乌鲁木齐东的达坂城区杀向高昌。

力求聚歼高昌回鹘主力与高昌城外,不让他们跑到大漠深处。

这套计划,听起来似乎非常顺畅,就是个简单的南北夹击。

但是在这个时代,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南北两军一旦分开,就会断了联系。

双方只能按照约定的时间干约定的事,到达约定的位置,一旦有一方失期,就会产生极大的变动。

所以,张昭其实也做好了南路军,不能顺利吸引高昌回鹘主力的准备。

所以抽调的骑兵,都是凉国中,除了阎晋所部以外的最精锐。

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