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天命的新花样(第2/2页)

这是因为经过实战不断检验后,张昭发现没有必要为具装甲骑减重。

因为对于具装甲骑来说,甲胄的重量是负担,但同时也很有利于冲阵。

更重要的是,具装甲骑在凉军,往往是作为决定性力量出现的。

一般到了最后击溃敌人的关键时刻,他们才会上,反正冲不了几次,干脆就不减重了。

而传统具装甲骑贴近步兵方阵,硬生生用装备碾压步兵,挤垮步兵的战法,已经完全被放弃了。

本来这种南北朝时期的具装甲骑战法到了此刻,就已经相对落后。

至于具装甲骑作为骑战主力,甚至可以下马做重甲兵使用的功能,现在已经被称为骁骑兵的半具装重甲骑兵给取代了。

这些骁骑兵就紧接着具装甲骑,出现在了所有人眼前。

他们身着红、白、青三色布面铁甲,头戴有缓冲架空设计的双层头盔,手持加长的长枪,马侧一般都挂着利于近身战斗的马刀、铁鞭、啄锤等武器。

骁骑兵后面,则是人数上万的凉军骑兵主力,张昭把他们命名为了骠骑兵。

骠骑兵大多身穿复合皮甲,在遇到需要他们着甲攻坚的时候,还会选择外套环锁铠或者锁子甲。

但他们主要的作用,还是在行军时,侦查、遮蔽、掩护大军。

战时则作为机动兵力,与敌骑缠斗,或者冲击弓弩不多的步兵方阵,以及敌人溃退后追杀。

骠骑兵大量装备力道有所下调,但更为轻便,使用也更简洁的角弓弩。

作战时,先以角弓弩打垮敌军气势,再以骑弓使敌人陷入混乱,并分割敌军,之后则以长马刀近身劈砍扩大伤亡。

作战的方法和风格,在一定程度上,类似历史上拿破仑的法军骠骑兵,讲究悍不畏死,三声号角响起就要决死冲锋,很有幽游侠儿的味道。

这三拨骑兵一上场,就狠狠震慑了长安居民们。

一共一万三千骑,几乎全是高头大马,最少的也有一身皮甲,按照时下的说法,这就是一万三千甲骑了啊!

马蹄铁踩在地上,发出了咔哒!咔哒的声音,一万余骑兵,没有一个人发出多余的声音,连马儿的嘶鸣声,都相当少见。

他们如同沉默的钢铁洪流一般,从朱雀大街滚滚向前。

步兵两千,骑兵一万三千,张昭特意抽调的一万五千大军一进城,给了长安居民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

不谈这些天凉军表现出来的军纪等,就看这披甲率,基本上都是长安居民所见过最高的了。

虽然没有统计,但凉军三层以上皮甲到铁甲的持有量,应当与晋辽两国相当。

从质量上来说,布面甲、梨花枪、马蹄铁等跨时代的装备的出现,使得两军的装备水平,已经在晋辽两国之上了。

不过,比起凉国军队给长安居民带来的冲击,张昭的出现,对他们的冲击更为巨大。

因为很多人发现,传言竟然是真的。

这张天王的容貌,不是跟大朝太宗文皇帝和清源妙道二郎显圣真君两人中谁相似,而是他们三个,都高度相似。

所有人心头,都开始了嘀咕,很多人还想起了从河西传来的,张天王灵鹫山得道的传说。

这难道都是真的,岂非天降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