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老子要当天可汗(第2/2页)

萧干、萧思温等人拜伏在地上,素来喜欢涕泪,被述律平嫌弃为不像是个契丹人的耶律敌辇,更是泪流满面,颤声叩首道。

“臣替十万各族百姓叩谢陛下恩典,只要陛下不追究我等昔日罪过,契丹人愿意在陛下的统治下去胡归汉,永世为陛下赤子。”

耶律敌辇也是个不错的牧民之臣,他知道在辽东和辽西,缺少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和生产资料。

契丹国没崩溃之前,契丹国族至多也就三十万,加上汉人和渤海人,也不过七八十万,深山老林中的各室韦、女真总计可能不到十万。

这点人口在广袤的辽东、辽西,乃至以东以北的大片土地上来说,简直可以称得上人口极度稀少,因此只要有朝廷的生产资料和税收政策支持,土地是不缺的。

“说得好,朕正是需要这样的赤子。”张鉊伸手,亲自把耶律敌辇拉了起来。

“朕与诸位,汉与契丹,本无深仇大恨。

尔等祖辈自北朝高齐开始,就与大朝交往,若不是燕贼祸乱国家,咱们早就是一家人了。

昔年后朝武帝与昇天皇帝约为兄弟,朕也曾与厉皇帝约为兄弟,就是明证。

这几年相争,实不过是厉皇帝欲壑难填,全有辽地,得了燕云,还不知足,非要入中原来逞凶,朕迫不得已才兴兵讨伐。

今厉皇帝等已经作古,述律平也已授首,人死账消,仇怨都已终结。

敌辇、德降,你们可以放心为新朝效力,也可以告诉其他契丹、奚等各部百姓。

只要不在与大周为敌,尽可以放心回来,朕金口玉言,绝不再追究以前之事,朝廷也会待契丹等族与汉人无二。”

张鉊的话说的情真意切,而且他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耶律敌辇、萧思温等人极为感动,同时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张鉊说的这些话,只要有一半能落实,那么他们这些契丹、奚等族,就还是可以生存下去的。

至少他们这些上层,还是可以到新朝来做官,像原本那样高高在上不行,但小富小贵还是有保障的。

送走了耶律敌辇、萧思温等人,张鉊又将敌烈八部的酋首全部召了进来。

不过现在没有八部首领了,因为钵里乙已经被杀,另外有一部首领在战场上被杀,还有两部失踪,所以跪拜在张鉊身前的只是敌烈八部首领中的四部。

对于这些家伙,张鉊可就没什么好脸色了。

刚才之所以要对耶律敌辇、萧思温等人好言抚慰,因为这些人说是塞外胡人,但实际上思维方式跟汉人已经没什么区别。

耶律敌辇和萧思温都是读儒家经典的学问人,两人都有汉地文化人特有的象征,他们都有字,同时也还能做几句打油诗。

这样的人,应该把他们当做南唐、南汉治下的汉臣一样,所以张鉊才好言抚慰。

对方也能明白这是在施恩,知道张鉊这样的帝王做出这样的承诺,有多不容易,不会把这认为是张鉊的软弱。

但要是张鉊对敌烈八部这样真正的草原豪酋,说刚才那样的话,那他们现在虽然觉得受到了优待,但等张鉊一走,立刻就会觉得是张鉊有求于他们,才不得不那么做。

没被打疼,心里就会不由自主的冒出自立的念头。

所谓畏威而不怀德,大致就是如此了。

所以张鉊一看到他们进来,那是厉声责骂,从信仰到人品再到行为,把他们骂的狗血淋头。

同时面对现在的局面,张鉊直接就将敌烈八部缩减为了四部。

被分出去的四部,直接成为了张鉊的直属,暂且交由第一个投靠的拔野古斯统领,也不称敌烈人了,而是称为乌都奇亲卫千户。

乌都奇是突厥语,意思是大腿或者大腿骨,用这个词做部族的名字,跟汉语中肱股之臣的意思差不多。

敌烈四部的首领沉默了片刻,他们意识到了,张鉊这是要在敌烈八部中间制造分裂。

呃,也不叫分裂,而是在敌烈八部中生造出一票人上人。

可以想象,以后在本来基本是个整体的八部中,乌都奇亲卫千户的牧民,一定会凌驾于其他四部之上,最肥美的草场,最好的赏赐,都会属于乌都奇亲卫千户。

过些年,这些得了好处的牧民,就不会是敌烈人了,而是会成为乌都奇人。

到时候他们其他四部要背叛无上天之前,恐怕先得掂量掂量一下,打不过打的过这些忠于无上天的乌都奇人了。

但明知道是这种结果,他们也不敢反对,刚刚侥幸才得以活命,现在哪敢讲价钱。

一见这些家伙这也能忍,张鉊干脆得寸进尺,要求敌烈四部中凡是掌握一百帐以上的头人,都必须把长子送到承德府去学习佛法。

学习的同时还要剃度,要学会如何侍奉无上天,学成之后,才能回到草原上继承家业,也必须是他们继承家业。

这也很要命,但四部首领已经退让了一次,也就不在乎第二次了。

张鉊见他们同意,这才温言抚慰了一下,赐予了一些盐糖茶和锦帛,让他们下去等着。

等着张鉊命人重新将草场、百姓、牲畜划分完毕后,他们才能回到部族。

同时,张鉊看了一眼远处极为乖巧的拔野古斯,这家伙有点小智慧,但从小被父亲歧视,养成了个讨好型人格。

这种人格,肯定做不了人主,但给他派个监军(僧官),暂时帮张鉊把乌都奇亲卫千户建立起来,还是没问题的。

关键是以后他要是不识趣,就这能力,也很容易被张鉊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