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李璟绷不住了(第2/2页)

最后只有给事中唐镐建议李璟可以迁都洪州(南昌),唐镐说洪州位于彭蠡湖西南,不仅有长江天险,还有彭蠡湖及其周围的沼泽可以阻挡周军。

同时洪州以东以南,有抚州昭武军节度使,虔州百胜军节度使(赣州),建州永安军节度使三处可以屯兵。

这三地远离中国,还有武夷山诸山脉可以依靠,周军很难到达。

李璟很是心动,但是群臣都默不作声,心里更是恨不得给唐镐几个大逼兜。

洪州,也就是南昌,此时根本还没发展起来,本来此地在唐时经历了一波大发展,滕王阁序都说洪都新府来着。

但是唐末以后,江南西道战乱四起,长江被数个国家占据,洪州交通要道的地位下降的很快,加上战乱,连滕王阁都两度毁于战火,及至南唐立国,所建洪州城狭小,还不如江宁府的五分之一。

且洪州紧邻彭蠡湖,也就是鄱阳湖,此时的鄱阳湖可不是后世那个模样,这时候云梦大泽还没有完全消失。

是以彭蠡湖周围沼泽众多,多生蚊虫牛虻,鳄鱼成群结队,交通极度不便,简直就是个大泥潭子。

去了那里,别说对抗周人了,自己能不能活,都是个问题。

唐镐这个提议,恐怕除了李璟和唐镐两人外,没一个人赞同。

李景达便在此时扑了出来,他拱手对李璟说道:“兄长,自古立国江南者,未闻能一统天下。

历代北朝就算无圣主,南朝强如宋武帝刘寄奴都不能北上一统,陈宣帝太建北伐终也功败垂成。

今兄长治国,不如刘寄奴多矣,就是陈顼也远超兄长。

反观中原,绍明天子圣文神武,不但远超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也胜过谋夺外孙家业的隋文帝。

再论我国中诸将,可有能附王镇恶、檀道济、吴明彻尾骥者?刘仁瞻自诩名将,但只配给这三人提鞋。

我江南能以刘仁瞻、姚凤之辈,抗马昭远、慕容白袍、李存惠、杨继业、赵匡胤等将乎?”

李景达的话,把李璟气得脑袋一昏,差点一口气都没上来。

更气人的是,平素他引为心腹的冯延鲁、钟谟、李德明等一众文臣,也争相出言附和李景达。

当然,也有反对的,孙晟、韩熙载等人就跟钟谟等大吵了起来,朝堂上一片乌烟瘴气。

眼见情势危急,李景达挽起袖子,一拳就将正在豪言长江天险的孙晟打到在地,随后扯住李璟的袖子,苦苦哀求。

“兄长,切勿信孙晟、韩熙载辈之言啊!他们貌似忠忱,实乃并无半分忠心。

他们是想以兄长,以我李、徐两族数百口的性命,向天下人展示他们的忠臣之名啊!”

眼看,朝堂上都要开始斗殴了,李璟越发觉得头疼无比,本来他心志就不太坚强,重压之下,竟然甩脱李景达的手,仓皇往内宫退去。

可是进入内宫没走几步,就听见一阵抽泣声,只见王后钟氏、王妃凌氏等正聚在一起落泪。

钟氏等深宫夫人,不知道外面情况,还以为朝廷大军又已经攻陷江都府,到了长江北岸,恐惧之下张口就劝李璟不如投降。

李璟终于绷不住了,心态崩溃的他指着钟氏等大骂,“贱婢何知?吾乃大唐之主,宁死不降!不降!就是不降!”

说完,李璟就狂奔而去,凌氏等看着钟氏,钟氏与李璟素来恩爱,平日一句重话都不对她说,今日被如此辱骂,不由得泪水涟涟。

“王上如此,我等深宫妇人就与他一起,殉了这南唐国吧!”

凌氏等人并不是很受宠,也不是王后,自然不愿送死,于是集体哭求钟氏。

“王上此时,不过是在说气话,王后结好圣天子生母慈圣皇太后,何不遣人赍书哀告,请慈圣太后作保,修书劝一劝王上。”

钟氏嘴里虽然说着求死,但心里哪想死,佯做推辞了几下之后,于是点头同意,就在这小亭中,给慈圣皇太后修书一封,命亲弟弟立刻渡江北上,找张鉊生母宋氏求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