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信长之韬略(第3/3页)

平城京奈良和难波京大坂之间,只隔着并不宽广的葛城山系余脉金刚山,总共也只有十几二十里的路程。

若要从平城京奈良去攻击在难波京大坂的燕军,也只有两条路可以选。

一是从西大寺走西北往平安京方向,然后顺淀水而下难波京。

但这条路橘远保不敢走,因为在这几个月中,慕容信长已经命麾下水师将艨艟舰开进了淀水中。

而倭国的水军则早早被小野好古给报销了,走淀水而下,那是在送死。

于是橘远保只能选择出罗城门(罗生门原型),翻越金刚山直接抵达大坂的森之宫。

当初橘远保从大坂城突围,也就是从这里跑回平城京的,且金刚山上的主要关卡明神山关也还在倭军手中。

计议已定,橘远保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他也小看了自己,其实他指挥个几万大军的能力还是有的。

八月二十二,倭军先头部队就出现在了大坂森之宫以北,没过一日,大军主力也开始陆陆续续到金刚山下列阵了。

慕容信长当然是故意放倭人过来的,本来就还是要让他们精锐尽出,把能战的都给他们一网打尽,自然不会守金刚山。

不过,慕容信长还是准备熬一熬他们,倭军到了森之宫以北之后,燕军却按兵不动,压根就不出动出城野战,也是一副要守城的样子。

这可把橘远保给急坏了,本来战力就不如对面,要是还得去攻击森之宫这样的坚城,那还不如直接自杀算了。

于是橘远保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开摆,七万多倭军同样在金刚山下按兵不动,似乎他们跑这么远来,就是来跟燕军对峙的。

双方这一开摆,就直接摆了快十天,其间还下了两天雨,空气闷热又潮湿。

这可把倭军给整惨了,他们在野外挨雨淋,生病者与日俱增,燕军则在大阪城内修整。

同时,平城京公卿大臣催促出战的消息,一道接一道传达到了军营之中。

就在此时,眼看火候已到,慕容信长于是亲率大军两万三千,出森之宫摆出了堂堂之阵,做出决战的态势。

橘远保大喜,他生怕燕军再缩回去了,因此没等己方列阵完毕,他就命大军扑了上去。

……

绍明七年,公元952年,九月初一,旭日初升,天气晴朗。

倭军抢先以精兵猛击燕军中军大阵,双方战约半个时辰,倭人在绝对的装备和训练差距之下,被打的死伤惨重。

而在两翼,白袍银鞍昭义郎也轻松击败了数千由僦马党马贼组成的倭军骑兵。

顷刻间,中军乘势反推,两翼骑兵夹击,前后不过一个时辰,七万余倭军的左右两翼和中军先后崩溃。

所谓决战,成了毫无压力的平推。

金刚山下,一时间兵败如山倒,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倭军慌忙遁入金刚山向平城京败退,燕军则衔尾追击不给他们喘息之机。

从森之宫到平城京这一段,短短二三十里地上,僵尸层层叠叠,到处都是被杀死的倭军。

九月初五,慕容信长引大军到平城京罗城门外,再次大败好不容易汇聚起来的三万倭军残余。

倭平寇大将军橘远保战死,监军中纳言大江随时等吞金自尽,各国国守、国介、警固使、追捕使数十将官阵亡,士兵死伤无算。

而就在击灭这股最后败军的同时,慕容信长命王景再次绕道攻打兴福寺。

这次没了僧兵的保护,兴福寺终被攻陷,王景命长子王廷义,骁将赫连海龙、元彦超等率两千精骑从这里突入城内。

随后在城内狂奔数里,奔到罗城门杀散守门的倭人守军,打开大门放大军入城。

平城京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