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我们也曾敢去那天下闯一闯(第2/3页)

所有人在这一刻,似乎突然发现,离乱之世已经过去,太平日子,是真的到来了。

大军回朝,当然少不了蹈舞拜谢,说起来,这张周和前面的李唐,还真有点藕断丝连的感觉。

张周的很多文化和制度和习惯,基本都是脱胎李唐。

当然,这不是燕贼之乱之后的李唐,而是之前的那个李唐。

咚咚的鼓声,在城市的上空响起,回朝的大军身着櫜鞬服山呼起舞。

朱雀门上,张皇帝也带着自己的儿子们来了,足足十三人,都是八岁以上的。

十三个皇子簇拥着张鉊,张鉊手持羯鼓,也跟随者鼓声,就在朱雀门上,跟皇子们一起蹈舞,以此表示对英勇将士们回家的欢迎。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说圣人也在朱雀门上蹈舞,霎时间,朱雀大道两旁的百姓们也欢笑着随着鼓点和号子,蹈舞了起来。

一时间,宽阔的朱雀大道上尘土飞扬,欢呼声此起彼伏。

穿着花衣服的侍女,青衫的读书人,麻布衣服的百姓,玩的灰头土脸孩童,或手挽手,或围成一个圈,以各种狂放不羁的姿势和动作尽情的舞蹈着。

所有人都在狂欢,唯有被俘获归来的俘虏们跪伏在地上不敢动弹。

嗯,这个时空的话,应该没人说汉人不会蹈舞,只会喊666了。

在保守之风吹起来之前,汉人也曾热情奔放,也曾能歌善舞,是当世最富有冒险精神,手持一把横刀就敢去闯出一片天的民族!

……

班师回朝仪式完毕,张鉊就直接赐了勇士们酒肉,让他们回家了。

这个时候了,谁也不耐烦继续那些繁杂的仪式,要将这一路的英勇和斩获拿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才是他们最急迫的心情。

因此张鉊连宴会都免了,直接将酒肉赐给兵将们,让他们回去和亲人一起享受这御赐美食。

王大郎回来了,脱去了鲜艳威武的櫜鞬服,换上了居家的缺胯衫,随着他一起来的,还有被坊老带来的几个商贾。

黄金酒杯、珍珠项链、犀角这些玩意一般家庭也用不着啊!于是专门收揽这些战利品商贾,就应运而生。

而防止有些士兵被商贾们欺骗,一般与商贾一起来的有本街坊的坊老,有神都四城巡检司的吏员这种相当于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小吏和几个捕手、快手。

而且也不是让一个商贾来收,往往是七八家甚至十几家一起来,当着士兵的面出价,谈妥后,士兵还要画押存档,交易才算完成。

当然,衙门也可以借此机会将税费给收了,算是一举多得。

一个商贾看中了王翁的象牙宝箸,因为真的很漂亮,看起来应该是汉人工匠打造的,纹饰精美、触感温凉,算得上是艺术品了。

王大郎本不想卖,当王翁坚持要卖,看着商贾用二十贯收走这双象牙宝箸之后,王翁对身边须发灰白的长孙说道:

“明日你去县衙,将老夫的恩养银断了,以后某就用我乖孙儿宝箸换来的这二十贯养老。

圣人不容易啊!某得替他节约点粮食,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所谓恩养银,就是张周朝廷对年过古稀之老者发放的养老钱。

也不是直接给钱,而是日给糙米一斤、酱菜二两,除此之外,每月再给白面精米三斤、肉一斤、酒一斤、糖茶各三两。

各城镇中居民每三日一领,乡野之中由县衙派武侯监督乡老里长,每十日于本乡采买后给米给肉。

这些物资,保证了一个年过七旬老人的日常所需,是张周一朝极为重要的仁政组成部分,是对张鉊以忠义仁孝治国理念的最直接体现。

也是张周朝廷的亲民官和乡老里长这种乡官,最重要的考核标准。

看着支出不少,但实际根本不多,以此时的生产力和医疗水平,全国也不过才八万多人能享受,大约跟养四五千禁军的费用差不多。

但带来的影响,却是突破天际的,因为但凡这样的老人,他下面都是一大堆儿孙,不单在本家,在一乡一里都是很有影响的。

通过这个朝廷恩养老人的恩养银,张周朝廷展示出了不同于以往几百年混乱割据之主的绝大气魄,对民间风俗的恢复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四城巡检司的吏员竖起了大拇指,坊老高兴的附和称赞着,没人反对。

因为这在张周,富裕起来后谢绝恩养银,是一种表示高风亮节的行为。

王家现在,光是王大郎带回来的战利品就卖了三百多贯,羡慕的街坊四邻两眼发光,谢绝恩养银,正在情理之中。

金杯、珍珠项链都等售卖完毕,最后上前的是四城巡检司的吏员,他看了看王大郎背后跪坐在地上两个男性昆仑奴,仔细检查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右金吾卫果是圣人爪牙,这择人的眼光,确实不俗。

三日后请大郎君将此二人送到巡检司登记,六十日过后,应当就能买个好价钱了。”

巡检司吏员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因为此时的昆仑奴跟后世北美的黑奴可不一样。

北美的黑奴是去种地的,但在此时要论种地的手艺,谁能比得上国人?

买个昆仑奴来种地,怕不得亏得底裤都不剩,还不如把地租出去。

所以此时的昆仑奴,一般是用在大户人家内宅的。

因为一般内宅之中女性众多,可很多事还必须得让男性来干,所以就会养些昆仑奴来做活。

这样的好处很明显,因为昆仑奴相貌异于国人,内宅女性一般看不上这种长的跟黑猴子似的家伙。

就算看的上,此时可是没有避孕套的,一旦怀上,孩子生下来就死路一条了。

因为若是跟汉人仆役偷情,女人抵死不认,也没有血检法,一般还真不容易被拆穿,要是昆仑奴,孩子一生下来立刻就露馅了。

对于男主人也一样,女主放几个女昆仑奴在他身边,一来审美很难对得上,二来诞下一个黑孩,想想阎昆仑慕容彦超的遭遇就可以知道,男主人,特别是有地位的男主人该有多难堪了。

所以昆仑奴这玩意,实际上豪门大户用来,起到的是一个半太监功能的奴隶,至于其他功能,都是附带的。

加上在一般的人眼中,昆仑奴基本是不算人的,不受任何律法保护,用起来的其他方面负担,也小得多。

但既然是要进入内宅的,那些凶悍的,奸猾的,甚至是太聪慧的,都是不适合的。

于是在进入大唐内地之前,昆仑奴们就会由抓捕方开始一个初步的筛选。

上述这几种性格的昆仑奴,基本都被扔进矿山、林场或是当作炮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