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圣文神武天下武功至极(下)(第2/6页)

哪怕就是城中商贾和小市民,也跟别处的完全不一样。

平日头颅高高昂起,真要到了拼死一搏的时候,反而不如其他小城和乡野间百姓果决坚韧,这是巨型豪富城市的通病,全球都一样。

杨继业相信,如今控制着巴格达的阿力木苏丹和统治巴士拉的阿亚德·道莱,心里也清楚这一点。

于是他一边命人在卡伦河沿岸修筑后勤转运堡,一面围住阿瓦士假意猛攻,就是要将敌军引来,就在这里消灭他们。

事实也如同杨继业预料的一样,巴格达的阿力木苏丹根本没有别的选择,他如果坐视阿瓦士这样的要塞陷落。

就只能在敌人推进到巴格达时。

上策将巴格达付之一炬后退到叙利亚坚守。

中策拱手相让,以求用巴格达的富庶满足敌军的胃口。

下策就是打巴格达守卫战,然后大概率全军覆没。

但巴格达这样富庶且具有极重要意义城市,阿力木苏丹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都无法承担这三种后果中的任何一种,是以他只能出兵。

而巴士拉的阿亚德·道莱就更没选择了,不提布韦希王朝被打崩,他母亲、姨母、姑姑被抓走的仇恨。

这巴士拉到阿瓦士只有两百里,且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他也无路可退,阿瓦士一旦陷落,阿亚德·道莱就只能等死。

于是,甚至在阿力木苏丹派名将侯赛因·本·卡基和小查干尼统帅大军到之前。

阿亚德·道莱都已经几乎将所能行动的军力搜刮一空,将全部财富运到巴士拉西南的乌姆盖城。

随后领兵前进到距离阿瓦士只有四十多里的一个小山包上,竖起大旗,为城中的守军打气。

杨继业见状,立刻命石守信抽调数千相貌类似汉人的各族民夫混在数百汉军中,按披甲一半的比列,在三千敌烈无甲弓骑兵的护卫下前去进攻。

阿亚德·道莱的巴士拉军怎么也算是正规军,其中可有不少布韦希家族的近卫,当然不是这些大部分是民夫军队能对付的。

石守信也明白杨继业是要干什么,当即只发挥出五成的指挥水平,硬是看着这近万人步骑和巴士拉军鏖战两个了时辰左右。

打到最后,民夫们实在扛不住了,被打的狼奔豕突,在敌烈部轻骑的保护下狼狈逃回。

这一场,损兵千余,丢失甲胄百余套,战马数百匹,算得上是一场惨败。

阿亚德·道莱全程参与了战斗,他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不单是因为他击败了桃花石军,还因为他基本‘摸清楚’了桃花石军的战力。

骑兵战力不凡,但多是从草原上征发的突厥语族群,披甲率低了些,无法做到甲骑那样一锤定音。

少量甲骑和大量桃花石步兵确实装备精良,其中的精锐战斗力非常强劲,几次都差点以几百人将自己打崩。

但大部分步兵都是征召兵,甚至有大量河中人冒充,战斗力很一般。

这个印象,完美符合了大食人此刻,对于突然出现的桃花石帝国军队之刻板印象。

既这些桃花石人战斗力是非常强悍,但波斯和大食离他们太远了,导致他们只能用少量本土精锐驱动大量仆从军作战。

只要击败了桃花石人的精锐,仆从军们根本不会为他们死战。

狂喜的阿亚德·道莱与将军们得出这个结论后,立刻就把此次缴获的甲胄、战马,战斗的经过和预测,全部派人去分享给了刚刚离开巴格达不远的侯赛音·本·卡基和小查干尼。

这使得侯赛因敢于率军快速朝阿瓦士推进,拉长了补给线,增大了警戒的难度。

杨继业见计谋奏效,立刻下令义弟顺义侯赛尔柱亲自率数百精骑,带着数百投靠的波斯骑兵,前往北面开始侦查巴格达大军的情况。

……

大周乾元五年,公元966年,五月十七。

顺义侯塞尔柱从北面传来消息,哈姆达尼王朝苏丹阿力木调遣大军十一万,民夫十余万,由大食名将侯赛因·本·卡基为主帅,小查干尼为先锋,遮天蔽日自巴格达而下。

其中主帅侯赛因·本·卡基,出自著名的卡基家族,常年与苏丹阿力木搭档征战,其巅峰一战,是在十二年前的马尔阿什。

此战爆发于哈姆达尼王朝和拜占庭帝国之间,拜占庭摄政王巴尔祖斯亲提十七万大军前来进攻,哈姆达尼王朝的阿力木苏丹也率十二万大军亲征抵御,并命侯赛因·本·卡基为左面军主将。

侯赛因·本·卡基在这一战大放光彩,以劣势兵力连破拜占庭数个主力精锐师(一万人),在此战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他甚至在战场上差点击杀了现今拜占庭皇帝尼基弗鲁斯二世的父亲,拜占庭名将巴尔达斯·福卡斯。

而被称为小查干尼的阿布·阿里·艾哈迈德·本·穆罕默德·本·穆扎法尔与其父亲老查干尼,原本都是萨曼波斯的呼罗珊总督。

强盛一时齐亚尔王朝和早期快速扩展的布韦希王朝,都是被他两父子击败的。

小查干尼此人,甚至还是已故萨曼波斯埃米尔纳斯尔二世的大忠臣。

二十几年前,张鉊以奇袭的方式攻陷康居(布哈拉),使得纳斯尔二世死于儿子哈米德之手后,小查干尼就在呼罗珊组织大军,企图回师康居城为纳斯尔二世报仇。

但当时小查干尼正在跟布韦希王朝和萨法尔王朝的联军作战,等他抽出手来的时候,张鉊已经率军离开,哈米德已经坐稳了埃米尔之位了。

这种情况,再加上纳斯尔二世欲在循例派聚居的地区强推实业派,导致河中人多不支持他,使得小查干尼的军事行动失去了大义和号召力。

他在呼罗珊引起一小部分动荡后,迅速被哈米德派遣的军队击败平定,小查干尼干脆心一横,投靠到了布韦希王朝这边。

不过布韦希王朝的统治者并不信任他,小查干尼于是再次跑路,润到了很欣赏他能力的哈姆达尼王朝。

此人纵横呼罗珊,辗转多个势力之间,军事能力相当优秀。

而由这两人统兵,也可以看出哈姆达尼王朝,确实是精锐尽出,把能拿得出手的,几乎全部拿出来了,举国也就剩下了几个军团在西面防御拜占庭帝国了。

……

赛尔柱骑在一匹河西龙马上,看着远处旌旗遮天蔽日,还在缓缓吟诵古兰经的军队,嘴角微微上翘,一句傻哔脱口而出。

这位历史上赛尔柱突厥的开山老祖,名字成了东罗马听了都要抖三抖强大帝国国号的勇猛将军,此刻内心却充满了对义父大皇帝张圣人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