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红伞验尸(第3/12页)

赵扩的意思再明白不过,那就是要狠狠地处罚魏了翁,以儆效尤。可这场原本是为了讨论如何处置魏了翁的朝会,最终却演变成了一场针对北伐的大议论。群臣之中,那些反对北伐的官员,心知针对北伐的各种准备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眼前这场朝会恐怕是最后能谏阻北伐的机会了。当苏师旦奏言魏了翁“对策狂妄”后,权工部侍郎叶适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北伐,说“轻率北伐,至险至危”。权刑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李壁当即反驳,说“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签书枢密院事丘崈紧跟着出列,说“中原沦陷近百年,固不可一日而忘,然兵凶战危,若首倡非常之举,兵交胜负未可知,则首事之祸也,恐将误国”。此后不断有官员出列,群臣逐渐分为两派,你一言未罢,我一语已出,方才还一片沉寂的垂拱殿,转眼吵得不可开交。

韩侂胄一直气定神闲,看不出情绪上有任何变化。可赵扩的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最终忍无可忍,喝止了这场议论,向少数沉默不语的官员投去目光,问其中的杨次山道:“太尉一言不发,不知有何高见?”

杨次山知道赵扩北伐之心已决,圣意难违,也知道韩侂胄深得赵扩信任,权位牢固,此时还不是公然与之为敌的时候,因此颤颤巍巍地出列,垂首答道:“老臣愚钝,一切凭皇上圣断。”

杨次山在朝会上不敢公然提出反对,此时私下里与元钦会面,却用不着再作遮掩,道:“有辛弃疾在,他廉颇老矣尚能饭,振臂一呼,北伐声浪便一日高过一日,韩侂胄的权势也一日盛过一日。若此时辛弃疾之子掳劫幼童、身陷牢狱的事传出,正可以打压辛弃疾如日中天的名望,挫一挫韩侂胄的气焰。”

元钦明白杨次山的言下之意,应道:“下官知道该怎么做。”

杨岐山在旁听得这话,想到杨次山压根不把杨茁的失踪当回事,只一心借题发挥,算计政敌,气得一跺脚,又来回踱起了步。

杨次山道:“别在我面前晃来晃去。”

杨岐山心中气恼,却不敢在杨次山面前造次,索性拉开大门,一个人又气又急地走出了花厅。

花厅外,管家一直守着,门丁也已等候多时。

一见杨岐山出来,门丁急忙迎上去:“老爷,提刑司来了人,说是有线索,能找到小公子。”

杨岐山原本气急败坏,一听这话,顿时两眼放光:“当真?人呢?”

门丁道:“就在方厅。”

“快……快带我去!”杨岐山急得有些语无伦次。

门丁忙引着杨岐山,往方厅而去。管家见杨岐山虽然出来了,但杨次山和元钦还在花厅中议事,于是依旧守在花厅门外,以免有人入内打扰。

杨岐山跟着门丁赶到方厅,还没跨进厅门,便道:“找到茁儿了?!”声音发颤,透着莫大的惊喜。

方厅之中,许义已等候多时,宋慈却不见了踪影。许义昨晚在纪家桥一带帮忙寻找过杨茁,当时便见过杨岐山,此时认出是杨岐山亲自到来,忙从椅子里起身,道:“杨老爷,小公子还没找到。”

“不是说有线索了吗?”

“线索一事,小的不清楚,只有宋大人知道。”

“你家大人在哪儿?”

“宋大人往西楼寻小姐去了,他命小的在此等候杨老爷。”

杨岐山听了这话,转身就要往西楼赶。他刚赶出几步,忽又想起了什么,回头道:“你家大人姓宋?”

许义点了点头。

“他叫什么名字?”

“宋慈。”许义答道。

杨岐山心神一紧,暗道:“莫不是韩侂胄派来查案的那个宋慈?他怎么跑来我这里了?他去寻菱儿做什么?”加急脚步往西楼赶。许义见杨岐山如此着急,只道是为失踪的杨茁而急,忙跟在后面,一起赶往西楼。

此时此刻,宋慈已去到西楼,见到了杨菱。

先前门丁赶去花厅通报时,前脚刚离开,宋慈后脚便出了方厅。宋慈此次来杨家,只为找杨菱,一来打听巫易和何太骥的案子,二来顺道查问杨茁失踪一事。他让许义留在方厅中等候,他独自一人向西楼而去。杨家宅邸很大,楼阁众多,他虽不知西楼具体位于何处,但既然是西楼,只要往西去,便错不了。

不过在去西楼之前,他还有一件事要做。他回到大门右侧的那片空地,来到那两顶轿子前。他不知道昨晚杨菱和杨茁乘坐的是哪顶轿子,于是将两顶轿子里里外外都查了个遍。他心中明了,暗道:“果然如此。”

查完了轿子,宋慈便寻西楼而去。他在杨宅中一路西行,沿途穿过了好几条折廊,经过了不少亭台楼阁,却没有遇到一个下人,想来下人们都外出寻找杨茁去了。直到来到杨宅西侧一座竹子掩映的阁楼前,他才遇到了一个婢女。

那婢女刚从阁楼中轻手轻脚地退出来,掩上了门,端着放有几个碗碟的托盘,正要离开,一转身见到宋慈,吓得手一抖,托盘倾斜,一个瓷碗掉了下来。

那婢女一惊,以为要听见瓷碗摔碎的刺耳响声,不由闭上了眼睛。哪知这响声始终没有响起,她睁眼一看,掉落的瓷碗正抓在宋慈手中。她松了口气,用责怪的眼神打量宋慈,道:“你是什么人?”

宋慈朝那婢女手中的托盘看了一眼,见碗碟中是一些豆糕、糍粑之类的点心,有不少残渣,都是吃剩的。他将瓷碗放回托盘,手上黏糊糊的,低头看了一眼,原来是粘上了瓷碗中残剩的莲子羹。他抬头看着那婢女,道:“提刑司前来查案,请问你家小姐何在?”

那婢女听见“提刑司”三字,不禁将托盘抓紧了些,转头看了一眼阁楼,对宋慈道:“小姐一宿没合眼,刚刚才睡下,你莫……莫去打扰。”

宋慈抬眼看着眼前这座阁楼,心道:“原来这里就是西楼。”他见西楼的一侧栽种了不少竹子,算是一小片竹林,不禁想起何太骥后背上的那些笋壳毛刺。他径直向那片竹林走了过去。竹林里落了不少枯黄的竹叶和笋壳,看起来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打扫过了。他观察那些竹叶和笋壳,尤其是笋壳,寻找其中有没有破损开裂的,倘若有,就说明曾被人踩过或压过。

那婢女立在西楼前,端着托盘,蹙着柳眉,莫名其妙地望着宋慈,不知宋慈到底在干什么。

宋慈围绕那片竹林转了两圈,重新回到西楼门前。

那婢女见宋慈又走了回来,道:“我说了小姐在休息,你莫要来打扰。”

宋慈向那婢女点点头,忽然高声道:“杨小姐,在下提刑司干办,前来查案,有事相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