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西湖沉尸(第2/8页)

梁老翁受宠若惊,连忙向二人行礼。

二人向梁老翁告了辞,行过苏堤,来到了净慈报恩寺前。

净慈报恩寺和往日一样香火不绝,往来香客络绎于道,两个知客僧站在寺门左右,对着众香客迎来送往。宋慈认得其中一个知客僧是弥光,上次深夜来净慈报恩寺查案,就是弥光领着他进出于寺中。他上前行了礼。弥光认得他,合十道:“宋大人这么早便来请香,快些请进。”

宋慈却站在原地没动,道:“小师父,你在此知客有多久了?”

弥光应道:“快有半年了吧。”

知客僧负责在寺门处迎客,只要有香客进出寺院,知客僧必定见过。月娘来净慈报恩寺祈福是在大半个月前,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弥光说不定还留有印象。“可否请小师父借一步说话?”宋慈说完这话,也不管弥光答应与否,径直走向了道旁。

弥光见状,只好把知客之事交给另一个知客僧,跟着宋慈走了过来。

“腊月十四,曾有一个青楼角妓来贵寺祈福,想问问小师父有没有印象?”

“每天来寺里祈福的香客很多,不知宋大人问的这位女施主穿什么衣裳,长什么模样?”

“此女二九年华,身穿彩色裙袄,头插红豆钗,还戴了一对琉璃珠耳环。”

弥光眉心微微一紧,尤其是听到“红豆钗”三个字时,目光出现了明显的躲闪。他摇头道:“隔得有些久了,我……我记不大清了。”

宋慈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弥光的脸,弥光神情上的细微变化,被他尽收眼底。他心中有数,知道弥光十有八九是见过月娘的。可是月娘来净慈报恩寺只是为了祈福,弥光没理由隐瞒见过一个祈福的香客,宋慈不免暗觉奇怪,道:“小师父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没……没有。”弥光摆手道,“我是真记不清了……宋大人没其他事,我便回去知客了。”

弥光想走,却被一旁的刘克庄一把拽住了。刘克庄也已看出弥光身上的不对劲。对付这样一个连掩饰自己都不会的年轻僧人,可比对付望湖客邸那些见钱眼开的伙计容易多了。他道:“小和尚,前些天西湖里捞起死尸的事,听说了吧?”

“听……听说了。”

“宋大人问的这个青楼角妓,与西湖里捞起来的死尸可是大有关联。你知情不报,今日抓你见官不说,我还要进到寺中,找道济禅师当面理论一番。”刘克庄冷哼一声,“出家人不打诳语,道济禅师是有道高僧,我倒要看看,他还肯不肯将你这个欺诳之徒留在寺中。”

“施主别……别这样……”

“实话告诉你,这个青楼角妓腊月十四来过你这净慈报恩寺,之后便失踪了,我看是你寺院中藏污纳垢,将她偷偷藏了起来吧。”刘克庄故意说得大声,引来不少香客侧目。

弥光忙道:“那女施主是失踪了,但和本寺毫无干系……”

“那女施主是失踪了?”刘克庄笑道,“看来你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啊。”

弥光慌忙捂嘴,哽了哽喉咙。

“那角妓究竟是如何失踪的?”刘克庄笑容一收,“还不从实说来!”

“我……我……”弥光面露难色。

“不肯说?那好,一起见道济禅师去!”刘克庄拖着弥光,就要往寺里走。

“施主,别……别……”弥光急得快哭出来了,“我说……我说还不行吗……”

刘克庄冷哼一声,松开了手。

弥光看了看周围驻足观望的香客,说话声变小了许多:“你们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

刘克庄道:“只要你实话实说,我和宋大人一定保密,绝不对外透露。”

山路旁不是说话的地方,弥光领着二人进入寺中,来到寺院后方的僧庐。寺中僧侣都出外忙活了,此时僧庐中空无一人。

弥光走向自己的床铺,从床下拉出一口不大不小的箱子。箱子里叠放着几件僧衣,他掀起这几件僧衣,拿起压在箱底的一样物什,道:“宋大人,你看看……是这支钗吗?”

那是一支红豆钗,钗头上挂着两串玛瑙雕琢而成的红豆,做工很是精细。

宋慈和刘克庄都没见过月娘,自然也没见过月娘头上的红豆钗是何模样。宋慈问道:“你从何得来的这支钗?”

“是我捡到的。”

“如何捡到的?”

弥光犹豫了一下,如实说了腊月十四他深夜值守门房时听见拍门声,起床打开寺门,在雪地里捡到了这支红豆钗,又目睹一个身穿彩裙的女子被一群人紧追不放,最终在苏堤上落水溺毙的事。

身穿彩裙,又是腊月十四,再结合月娘逃出望湖客邸后,正是在韩?众家丁的追逐下失踪,宋慈几乎可以断定,弥光看见的落水女子就是月娘。他的声音一下子严肃起来:“如此人命关天的大事,你为何一直隐瞒不报?”

弥光低下了头:“那群人个个凶恶,扬言要烧了本寺,我……我哪里敢说……”

“那群人长什么模样?”

“我没看太清,只记得领头之人马脸凸嘴,一脸凶煞之相。”

“那彩裙女子在何处落水,你总该记得吧?”

“记得。”

“快带我去!”

虽然时隔大半个月,但弥光对这件事非但没有淡忘,反而记得越发清晰。他每天都会想起那女子落水后扑腾呼喊的场面,良心上不断受到折磨,尤其是夜深人静在门房值守时,恍惚间总能听到拍门之声,好不容易睡着又总是被噩梦惊醒,好几次梦到圆月之下,那彩裙女子浮出水面向他叫苦诉冤。如今总算对外人吐露了此事,他内心深处倒隐隐有种解脱之感。他带着宋慈和刘克庄出寺下山,向苏堤而去。

走出净慈报恩寺时,宋慈忽然放慢脚步,扭头向左侧看了一眼。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有一个戴着黑色幞头的香客,看样子是要入寺祈福。宋慈记得这个香客,不久前离开太平观时,他便见过此人。

来到苏堤上,弥光沿着堤岸,很快找到一株大树,指着枝丫遮罩下的湖面,道:“就是这里了。”

宋慈看了看四周,此地距离虫娘沉尸之处不过五六丈远。他又盯着微波起伏的湖面,心想苏堤上每天人来人往,那彩裙女子在这里落水溺毙后,尸体一旦浮起来,势必早就被人发现了,可没听说有人在西湖里发现过浮尸,那么尸体极可能还沉在湖底,眼下最紧要的便是找人下水搜寻,看能不能找到尸体。

“要不要去找梁三喜?”刘克庄猜中了宋慈的心思。

梁三喜水性极好,曾帮忙打捞了虫娘的尸体,自然是最好的人选。宋慈点了点头。梁老翁垂钓的地方离此不远,二人立刻去找梁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