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归来(第2/2页)

河淮地区已然残破,等赤扈人再次南侵,众人也能够预见到桐柏山两翼的淮南西道、京西南路,粮食都会随着新的战事暴发紧缺起来。

同时赤扈人的骑兵机动性极强,江淮地区又没有能在平川地区跟他们争锋的兵马,在赤扈人再次南侵之时,桐柏山与两翼光、寿、唐、邓等地的联系也将因为赤扈骑兵的袭扰变得脆弱,使粮食输入变得艰难起来。

桐柏山除了需要提前储备一批粮食,但更重要的还是进一步提高自身粮食总产量。

楚山大营满编五千士卒,工造诸事直辖役工也超过五千人了,再加上六千余匹战马需要补充一定的精料,仅这几项,每年就需要消耗二十万石粮食。

而倘若他们什么都不做,从民间所能征买到的粮食大概仅有六七万石,缺口非常的大。

这还是桐柏山宗族势力屡屡被打压翻不了身,没有谁有能力或者有胆量囤粮,要不然,能从缺地少田的桐柏山额外挤出两万石粮食就谢天谢地了。

“考虑到秋后,难民潮才会真正涌及楚山,我们对粮食缺口的预估,要放到更大,仅靠现有的储备及增产,是根本不够的,”徐怀了解到当前山里的屯垦情况,蹙着眉头说道,“而赤扈人的兵锋一旦波及淮河北岸,并不需要多少兵马,就能限制光州、唐州往山里输运粮食,我们现在需要在从歇山马往南开辟山道,接入随州!”

桐柏山谈不上天险,山岭谷壑之间还是分布无数险僻野径。

从鹿台大寨往南,经歇马山往随州境内,其实也是有通道的。

这些通道平时只有猎户药农走,或山盗强贼藏匿流窜,潘成虎当年就从歇马山逃到随州藏匿,但这些通道真正能供三五百人军卒或每天能保证上千石粮秣等物资通过,就还得投入大量的钱粮、人力,将窄径拓宽、在裂谷上架桥,在悬崖凿洞架设栈板……

“这恐怕等不到入秋,我们手里的钱粮都要耗尽啊!”苏老常苦笑道。

“都用掉,一个铜子都不要留!”徐怀说道,“赤扈人再次南下,朝廷不改募兵制,我们自己直接带人马去襄阳府讨钱粮!”

现在朝廷对楚山大营只认两千五百名步甲正卒,以此数拨付粮草钱饷,两千五百乡兵的耗用,由楚山县自筹,可免除楚山县的赋税上缴——靠桐柏山内部的产出以及凭朝廷令旨从唐州、邓州所拨来的粮饷,远远不足五千士卒、五千役工的消耗,更不要说近乎疯狂的工造诸事。

徐怀他们之前是拿在朔州所得的大量节余补充不足。

这点节余快速消耗光之后,就算诸多工造停下来,仅供养人马的缺口也还是极大,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不了,当然就要逼着京西南路乃至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分摊相应的钱粮。

徐怀对形势变化有清醒的预测,要苏老常他们不用担心之后的事情。

他们现在要优先保证通道畅通。

要不然的话,京西南路到时候答应供给这部分钱粮,却没有办法运进来,才叫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