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潜流(第2/2页)

目前行营将真阳、信阳、罗山三县的产茶地,以乡司为单划分出十二座茶区,在每处乡司都直接设点炒制新茶。

这就确保几年一步步琢磨完善的炒茶法,都在铸锋堂的直接掌控之下,短时间不虞会扩散出去。

倘若此时从外城大量采购新茶,运回楚山炒制,必然会挤占原本就很狭仄、运力有限的陆路运输通道;倘若将新茶运往襄阳炒制,以当世对饮茶的热衷以及江浙荆湖的茶庄茶园多为当地大地主、大士绅掌控,与襄阳诸公关系密切,炒茶法估计很快就会传播出去。

现在除了真阳、信阳、罗山等地新茶产量会很快恢复到战前水平外,桐柏山里还有很多不适宜开垦粮田的坡岗可以用来种茶。

此外,罗山以东的光山、潢川等地临近淮阳山北坡的坡岗丘陵,都是淮南有名的产茶区;随着九里关以东的防御日益完善,楚山直接控制的炒茶年产量,会很快恢复到三万担左右。

即便随着冲饮法的普及,三万担炒茶犹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但恰好可以稍稍提高茶价。

楚山所直接辖管的地域非常有限,养军却靡费极巨,好不容易有大宗商品能独占,史轸的目光当然不会局限于一时之利。

史轸抵达襄阳,正将郑屠以及魏成隆等铺院主事召集过来了解铺院经营情况,晋龙泉登门拜访。

晋龙泉送上回礼也没有多作逗留,更没有单独与史轸接触,而是夜深人静之时,找到由头走出晋府,走进东城一栋秘密据点,再次见到史轸。

“赵范日前不仅过来见晋庄成,我听说他到襄阳这两天可没有少走动!”晋龙泉将赵范拜访晋庄成的诸多细节,禀于史轸,“侯爷坚决反对南迁之事,原本应是机密,都无奏章呈入宫中,但晋玉柱与诸家公子交游,已有议论传开,我起初也没有想到郑家会在这件事情里如此卖力……”

“郑家不想守河洛了!”史轸拍着脑袋,大觉头痛的说道。

“怎么说?”郑屠疑惑不解的问道,“侯爷不是早就在陛下跟前建议说,河洛有可能不守,要襄阳早作准备。郑家要是在河洛支撑不住,不想守了,陛下也不会过分为难他们吧?”

“不一样的,”史轸说道,“陛下驻跸襄阳,郑家不想守河洛,也只能学楚山,将兵马撤入伏牛山、熊耳山之中,与虏兵坚持作战,楚山以南没有郑家撤离的位置——这不是郑家所想要得到的。不过,陛下南迁了,左右宣武军都将随陛下南下,那襄阳、南阳留出来的空当,需要有一员大将及数万战兵镇守,你们说这个位置会是谁去填?周鹤这些人总归不会让属于楚山行营的防区一下子就将南阳、襄阳都囊括进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