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2/2页)

倘若这都不能将楚山军拖上三五天,岳海楼这辈子都不用带兵打仗了……

……

……

晨曦仿佛给天地之间抹上一层青光,将平野、浑浊的河流轮廓勾勒出来,二百余艘舟船缓缓逆流而上,仿佛乌云一般遮闭颍水浑浊的河面。

楚山水营与颍州水营的组建期大体相当,但楚山前期筹备的时间要更久一些。

而在汴梁失陷之后,在岳海楼率部南下之前,楚山就着意在淮河上游以及汝水中下游搜集民间船只。

淮川一役,徐怀更是将潢川、淮川等地的船匠都搜罗旗下,将这几个地方的民间船场都拆下来,连同储备的物料,统统搬到周桥、信阳筹建新的造船场。

因此,楚山水营虽然规模与岳海楼在颍州设立的水军相当,但无论是战船数量还是质量,都在颍州水军之上。

只不过汝水、颍水沿岸的关键城池,新蔡、上蔡、淮川、汝阴等重镇都在陈州军的控制之下,颍州水军可以就近获得补给,依托这些重镇建立水寨,乃至城池守军可以利用拦索、于河道之立打下木桩或沉船等等手段参与水战。

因此,楚山水军自组建以来,短时间内还没有资格进入汝水、颍水,与颍州水军争锋。

不过在颍州水军都调入汝水之中、暂时无法从汝水杀出,岳海楼在汝阴城外的水营之中仅留有三四百水军、十数艘小型排桨战船——此时颍水对楚山水军而言无异于门户大开。

徐心庵与许凌等将,站在一艘战船的甲板之上,眺望朝阳照耀下的汝阴城头,他们身后两百余艘大小战船,除了一千多水军将卒外,还有四千多精锐甲卒都是昨日午后接到徐怀从汴梁传来的秘令,紧急动员集结起来。

他们的目标,第一步就是逆颍水而上,控制宛丘城西的蔡河河口,以接应突袭汴梁兵马南撤。

他们此行进入颍水容易,但随着颍州水军三五日后便能重新从汝水回到颍水之中,到时候与汝阴守军一并用种种手段封锁颍水下游河道也方便,他们还想经颍水原路返回就难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与从汴梁南撤兵马会合之后,弃船走陆路撤往召陵、舞阳,但是在汝水与颍水之间,会遭遇多么强烈的拦截,对此时的徐心庵、许凌等将而言,还是未知数。

他们此行北上,也可以说是背水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