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宫中(第2/2页)

此外,周鹤还兼领御营使,胡楷以枢密使兼领御营副使,但周胡二人身兼御营使、御营副使,有权参与一切军机大事的裁决奏议,但御营司所辖禁军的具体统兵事务,则是文横岳以御营司提点公事负责。

汝颍大捷后,许蔚前往荆湖南路赴任,三司使暂由周鹤兼领;而此时文横岳又要留守襄阳,胡楷暂时以枢密使及御营副使的身份,统摄御营司的具体军务。

不过,即便是周鹤,也无意以左相的身份同时执领吏部、三司,也主张立时另选贤能,接管御营司的实际统兵事务。

各方面都较为符合条件的人选,周鹤与诸相也早就商议出一份备选名单,上奏到建继帝的案头,只是建继帝迟迟没有拿定主意。

现在马上就要动身离开襄阳,周鹤再提这事,希望人选早日确定下来,以便新的参知政事、三司使及提点军务,能直接到建邺跟他们会合。

建继帝沉吟片晌,从案头拿起周鹤的奏章翻开来,提笔圈出两个人名,着宫侍递给周鹤,说道:“就此拟诏吧!”

乔继恩年老眼未花,窥见建继帝圈出两个人名,一人是权知襄阳府事陈泰,一人是淮王府右司马、楚州知州汪伯潜。

陈泰原为荆湖北路转运使,与顾藩一起迎建继帝进襄阳即位登基,有从龙之功,后执掌襄阳府,这两年来也可以说是将襄阳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文横岳留守襄阳,也会兼知襄阳府事,陈泰要随建继帝前往新都建邺,他顶替许蔚出任参知政事兼领三司使,一点不令人意外。

不过,调汪伯潜前往建邺,出任御营司提点军务,乔继恩就很是惊讶了。

他朝周鹤、胡楷看去,见他们接过奏章时脸上也有疑色,但旋即都口呼“陛下圣明”,似乎也认定汪伯潜就是合适的人选。

乔继恩很快想到汪伯潜既然出现在备选名单之中,周鹤、胡楷以及高纯年等人之前应该就有过权衡,只是没有想到建继帝会这么痛快的接受这一权衡而已。

乔继恩又窥了建继帝一眼,见他虽然圈定陈泰、汪伯潜二人,但眉眼却没有诸事已定的爽利,反而更添郁郁之色,可见这么快做出这样的权衡,心里并不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