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谋(第2/2页)

这也意味着赤扈人的战略重心,将被迫转到淮南——这也是朝廷迫切要对淮王府进行和解、融合的关键原因,淮南需要在今年冬季之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史轸又说起州衙此时正积极推进的春耕事宜。

楚山行营所辖区域扩大一倍有余,但人口增涨却极为有限——上蔡、新蔡等地民众早逃之一空,接管西线舞阳、叶县、襄城等地,总计也就两三万遗民,此时楚山军民总数才堪堪超过五十万人。

不过汝颍大捷缴获大批的牲口,普通的驽马以及牛、骡子等大型牲口有一万多头。

这是岳海楼在颍水南岸集结兵马,紧急从赤扈人那里求援过来补充粮秣缺口的,最终有相当一批没有消耗掉,落到楚山手里。

这些大型牲口将极大弥补楚山春耕劳动力的不足。

史轸初步估算,有这批牲口,今年春耕至少能比去年多恢复二十万亩粮田的耕种;而今年的屯寨建设,将主要集中在遂平城与灯台架山以及确山城与金顶山之间。

这其中大量的工作,都得史轸、苏老常他们亲自去推进。

近三万南附军民,除了义军、归义军将卒及家小之外,还有相当多不堪胡虏侵凌压迫的河淮民众,也有很多地方上的士绅以及之前没有来得及南撤、在乡野隐匿下来的官吏。

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汴梁沦陷之前有官职、差遣或功名在身的人,自然选择前往襄阳、建邺等候选用。

不过,很多地方胥吏以及狼狈南下没有足够盘缠,又没有功名的士绅,他们就算继续南下,处境不见得能比流民好上多少,他们中有百余人在史轸、苏老常的游说下,决定携带家小留在楚山。

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楚山文吏的不足。

当然了,依照楚山规制,这些人都先集中到州学,进行一轮短期的培训,然后再分派到各个乡司,从基层事务先做起。

现在各地兵荒马乱的,就连江浙、荆湖都不大安宁,也没有太多可以挑挑捡捡的地方,这些人留下来也颇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