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工师(第2/2页)

当世是以开国太祖皇帝的臂展,作为五尺长度标准,制作诸多标准尺提供给诸路监司作以校验,常规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不过,京襄此时的器械制造,使用当下朝廷所颁给的标准度量器已经严重不够用了,更不要说依据官定标准器所生产的规尺,偏差又会进一步放大。

徐怀决定由匠师斋舍制作高精密度标准度量器,然而度量器的制备,也由匠师斋舍直接负责。

除了热轧铁板初见雏形外,京襄最近还有一项在工造值得大书特书的成就,就是能初步烧制实用性的琉璃制品。

世人烧制琉璃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北魏时匠工们除了用吹制法制作各种琉璃器皿外,还能烧制色彩绚丽的琉璃瓦,但都是宫廷及富贵人家的奢侈玩物。

京襄目前不仅在冶炼中大规模采用连炉焰流法,瓷器的烧制也极大受益,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能比传统炼炉提供高得多的熔炼烧制温度。

琉璃采砂石烧制而得,但自问世以来就以佛家七宝而著称,沦为富贵人家乃至王公贵戚的玩物,主要也是烧制太难。

连炉焰流法能大幅降低琉璃烧制的难度,但问题是传统的琉璃炼制配方,主要讲究色彩绚丽、光泽厚凝。

以传统配方烧制的琉璃器皿,是够廉价了,但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容易破碎,而世人早就用惯了瓷器,短时间内难以大规模推广。

因此淮源建了一座琉璃窑,一面小规模的烧制精美琉璃器继续作为奢侈品谋利,一面尝试更换、添加不同的辅料,尝试烧制高透明琉璃——徐怀是指望廉价琉璃能用于屋舍及挡风灯具以及用途更为广泛的透明器皿。

除了明确知道河砂可以作为主要原料外,其他辅料只能一点点去试。

也因此到近期琉璃窑工坊才试制出透明度较高的浅绿色琉璃来。

想要那种纯透明的琉璃,不要说工师、匠工了,徐怀也一点概念都没有,只是依靠世人长久地去摸索,积累更多的烧炼方面的经验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