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观战(第2/2页)

火势并没有在京襄战船的龟形背壳上蔓延开来,很快就自动熄灭了——甚至汛口营垒持续不断的投掷火油罐出来,都始终没能将京襄战船真正的引燃起来。

仲长卿看到这种情形,心头一悸,也顾不上招呼身边的侍卫,径直跨上马背,打马往裕溪河东岸正接战的汛口营垒驰去。

随着越来越近,越发清晰地看到京襄战船青黑色的龟形罩壳折射出金属的光泽,仲长卿怔坐在马鞍上:

京襄给战船披覆铁甲这事竟然是真的?!

之前徐怀在四五艘小型战船的护卫下,强闯水师对长江的封锁,最终顺利在草汊河西岸登岸。

当时负责拦截追击的军将禀报说京襄那几艘护卫战船通体包覆铁甲,箭石难伤,是水军没能在长江之上及时将其拦截下来的关键。

兀赤却认定是这几名军将为了推卸罪责,满口胡言。

仲长卿当时也没有重视。

他认为在特殊情况下,给个别战船进行覆甲,不是没有可能性。

不过,千百年来也不是没有匠师、水军统将动过这个念头,但长期以来最为精锐的战船,也只是蒙裹熟牛皮进行防火、减轻箭石对船体的伤害,不是没有缘故的。

给战船裹甲,铁甲太厚,就会直接将战船压沉,或者造成战船笨重、转进迟缓不堪,但说到给战船裹厚度均匀、重量有限的薄铁甲,这不是开玩笑吗?

给一艘中型的艨舯舰进行裹甲,理论上足以打造四五千套铠甲。

这里面绝非简单消耗多少精铁的问题,更主要的还是将精铁锭锻打成薄甲片,消耗的人力、物力是极其恐怖!

仲长卿极其高估京襄的工造能力,以为京襄全力为之,一年至少能制备八千到一万套铠甲。

不过,试问任何一名将帅,是要一万套铁甲,还是两艘全覆铁甲的艨舯战船,谁发疯了会选择后者?

当然,仲长卿不排除极端情况下,京襄会打造一两艘全覆甲中小型战船,充当徐怀的护卫斗舰,但要有谁告诉他说京襄已经打造出几十艘全覆甲战船,仲长卿只会认为这是无聊的玩笑。

然而他曾以为无聊的玩笑,这一刻就活生生甚至血淋淋的摆在他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