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2/2页)

“此时阻止他们找赤扈人媾和,除了令诸路勤王兵议论沸腾,又有何益?”

刘师望叹息道,

“甚至都不需要朝廷派使臣过去,赤扈人过两天就自行撤军而去,叫葛伯奕等人明白赤扈有与寿春罢兵媾和的诚意,就足够了!待虏兵撤去后,勤王兵马理所当然要各归地方,使君也需返回京襄坐镇,到那之后葛伯奕他们有的是时间再去慢慢跟赤扈人谈媾和!”

“也就是说,我们真要阻止,反而会更加不利?”朱桐迟疑问道。

韩圭说道:“赤扈之前在中路集结三十万兵马进逼汝蔡,其实那时候京襄就担忧赤扈人会与葛伯奕之流暗中媾和、一起针对京襄。要是那时候赤扈人就有如此决断,还真能给京襄制造大麻烦。现在虽说才过去一年时间,不能说没有麻烦,但总比一年前他们就媾和到一起,还是勉为其难能接受的!”

“是吗,你们很早就考虑过这种可能?”听韩圭说京襄一年多前就考虑到赤扈人与潜邸系媾和、联手压制京襄的问题,朱桐才稍稍放宽心。

也确实这一年多来,京襄内外部环境变化极大。

要知道一年多前屸崃山道还没有打通,而此时契丹残部所采集的羊毛羊绒,已经顺畅的通过长江运抵荆州了。

更关键的变化,其实就是虏兵在建邺登陆之后发生的。

不仅宿卫禁军、牛首山义军以及安置于建邺、江东等地的禁军将卒家眷,就连普通民众对京襄的态度都发生极大的变化。很多人实质认清楚了绍隆帝看似勤勉,但实际与导致汴梁及大半个中原沦陷的天宣帝,并无本质的区别。

潜邸系将臣,与当年的王戚庸之流,又有何实质的区别?

也就是说,京襄此时选择隐忍,坐看他们媾和,潜邸系以及背后的绍隆帝其实将更不得人心,跟一年前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当然了,朱桐也不会就此宽心。

他心里知道形势再有改观,京襄面对潜邸系与赤扈人媾和,又怎么可能好受,所承受的压力之大,说不定会打断京襄崛起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