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风声(第2/2页)

而自年初以来,南朝兵马及物资的集结、筹划,也主要是针对这两城做准备。

当然,除了地理位置重要外,哪怕是提振己方的士气,或是尽可能消耗南朝的有生力量,镇南宗王府、平燕宗王府也不可能轻易放弃这两地,也为此做了周密的部署。

仲长卿目光眺向远处。

他此时已经无法去想平燕宗王府守御下蔡等地的情况,就想着曹师雄据河洛,在得到关陕兵马都总管府的援兵增强之后,会沿伊水南下,侧击汝州,尽最大可能拖住京襄西翼的精锐兵马,镇南宗王府这个冬季能腾出十数万精锐兵马集结于汝、颍下游,怎么也能守住淮川这座城池了吧?

视野远处,京襄水军战船很快就对汝水河口完成封锁,一艘艘运兵船在距离淮川河十五六里外的一处高地靠岸。

仲长卿神情冷峻的看着一队队南朝甲卒通过栈板搭建的数条栈道快速登岸。

虽说淮川城里的守军要按兵不动,以防南朝兵马强行围城,但京西兵马都总管府在淮川以北十数座军营之中,就部署三万多精锐步骑,此时都倾巢而出,在两三千赤扈骑兵的掩护下,快速往登陆点外围开拔而去,大战一触即发。

仲长卿当即将淮川守将唤过来,令他谨守城池,他则在百余扈骑的簇拥下,出城往南朝兵马既定的登陆点驰去。

“不能叫京襄精锐在北岸夺得立足之地,”仲长卿勒马停在亲自赶到淮川督战的岳海楼以及孟介、蒋昭德等将跟前,翻身下马催促道,“不管付出多少代价,我们都必须进攻,再进攻;稍有退缩,一定会叫更多的京襄精锐渡河过来,在北岸站住脚,到时候再想驱赶就困难了!”

虽说京襄精锐在北岸的登陆点,可能远不止一个两个,但数以千计、万计的兵马登岸,不是眨眨眼就能完成,也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在京襄精锐登岸的期间,他们部署于淮川城北的兵马以马步兵及骑兵为主,也有足够的时间往登陆点聚拢、集结,以强硬的姿态打消京襄精锐的登岸计划。

此时京襄还仅有千余甲卒借助栈板,通过泥泞的河滩地,于一处相对平阔的草地借助十数辆随行登岸的盾车登岸结阵,而他们仅仅组织三四百弓骑手抵近扰袭,仲长卿以为这是远远不够的。

他认为岳海楼应该至少组织两三倍的兵力,直接扑上去厮杀,不计一切代价将登岸的京襄精锐赶下淮河去。

“你们都听到长卿的话了,快去部署进攻!”岳海楼也是从善如流,他也知道双方的步甲差距相大,唯有半渡而击,才能抹平双方的巨大差距,当即下令部将集结兵马去冲击京襄甲卒的登陆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