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2/3页)

布贵人难过过后就收起眼泪了,回了屋子,久久不语,过会儿就说道:“这样也好,我也不算遗憾了。”

等她没了以后,皇后应该会看在过往情分上将她册封为嫔位吧,毕竟皇后最是念旧情了。

……

和硕纯禧公主下嫁的当日是近十年来京师最为热闹的婚事之一了。

天子嫁女,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十里红妆已经不足以形容这场热闹了,后来有专门记载此事的官员写到:和硕纯禧公主出降当日,胜似皇后亲女出嫁,公主府建成为固伦公主的品级,指婚、纳彩、出降、合卺、归宁无一不是按照固伦公主的品级进行的。

可谓是极风光的场面了,和硕纯禧公主虽说没有被皇上封为固伦公主,却是头一个在康熙朝以固伦公主排场下嫁的公主,毕竟皇后的亲生女儿是在后来被加封为固伦公主的,也就是说当朝的两位固伦公主最初是以和硕公主的身份下嫁的,这其中区别确实是让人觉得意外了。

也真得感慨皇后对养女的用心。

芷嫣不觉得伤心难受的,女儿不是嫁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方,而是自己熟知的地方,她是没怎么见过二侄子,可是二侄子有小弟的看管,不至于对小女儿不好,且关系这么近,她更好知道这对小夫妻感情如何了。

总不能可能一面敷衍她一面又说自己对公主好吧。

茉雅奇出嫁后回宫的次数日渐减少,芷嫣心里还觉得好笑,当初那个打定主意非要陪在皇额娘身边的女孩儿也会有为夫婿所动的时候,她是知道这对新婚夫妇感情甚笃,可还真没想到博勇居然能让茉雅奇时时留在他身边。

尽管在两个月后公主府传来的消息让她后知后觉自己的想法有多离谱,原来茉雅奇不是不想回皇宫了,是怀上身子了,等坐稳三个月胎儿才特此将喜讯先告知皇额娘。

芷嫣心里高兴,大手一挥就将私库里诸多珍宝都赐下了,她大概是能经常看见茉雅奇带孩子进宫给她请安吧,这可是难得的经历,要知道她两个亲生女儿都随着夫君,一会儿到京师一会儿又到蒙古部落,生下的外孙都没见几面就匆匆长大了。

还是留京的小女儿让她觉得欣慰,起码她是真的能亲眼目睹小外孙的长大了。

而佛拉娜的婚事就有些复杂了。

佛拉娜被皇上封为和硕格格,出嫁时的规格也应该按照和硕格格的品级来办,只是明眼人都知道大格格会是将来的大公主,这婚事太低办了就不太好,太高办就不符合礼节,礼部的官员为此都愁出白发来了。

废太子是大清头一个被册封太子之位的阿哥,在成亲前的礼节也难倒不少官员,尽管有前朝的经验,但是这种经验不能照搬,且这都是大清了,还不得自己弄出一套太子娶妻的礼节规格吗,这也是废太子早早定下婚事却迟迟成婚的缘故了。

而对于太子的大格格成亲一事,也是大清头一遭对太子亲女出嫁规格的争议,还是那句话,太高了不行,太低了也不行,太高了就是将当今皇上的女儿低看了,毕竟人家那是正儿八经的公主,大格格现在只是和硕格格,而太低了就不能突出这是太子亲女的出嫁,搞得好似寻常宗亲格格成亲的场面。

这对于一个笃定能成为公主的格格来说太憋屈了,也不能显示太子正统的储君地位。

芷嫣初听闻这事时还觉得这些官员是想得太多了,现在是什么身份就按照什么身份来不好吗,太子现在是没有登基,就按照宗室格格出嫁的规格来啊,将事情搞得太麻烦,她怕佛拉娜成为第二个废太子,等到二十多岁才能出嫁,虽然这两者的重要程度根本无法比较。

只是眼看着朝廷臣子都为这事争吵起来了,她在后宫仍有所耳闻,她就不得不为此事上心一些。

这问题大概就是取个中间值的问题,略高于寻常和硕格格,略低于皇室公主,不同于废太子,废太子当时还是储君,娶妻之事只能往上看,能多高就多高,这定量很难斟酌的,顶多是略逊太子迎娶皇后时的规格,而大格格的婚事没那么难定夺,格格与公主之间下嫁的场面区分不大,就是这些臣子借着大格格成婚一事非得吵上一架罢了。

芷嫣想了想,到底大格格是胤禛头一个孩子,珍重以待,趁着朝廷臣子争论之时,她给了雍和宫旨令,将大格格的生母宋庶福晋提为宋庶妃,这样大格格出嫁时生母的地位能好看许多。

不曾想她这个做法让雍和宫后院都是一片争风吃醋。

尽管现在雍亲王已经转变为太子了,可是除了皇上赐婚的那两个侧妃算得上是太子侧妃外,她们充其量只能看作是亲王妻妾。

只因太子妃未立,内务府不敢擅自做主将太子后院的妻妾都晋封为侧妃庶妃,亲王侧妃的也是有个册封礼的,就好比从郡王侧福晋到亲王侧福晋,总不能自家爷地位变了,旁人将自己的称呼也变了,就自以为自己成了亲王侧福晋吧,还得走个流程的。

如今后院因为四福晋迟迟不得封为太子妃一事起了不少怨念,而新来的侧妃身份都高贵,一个不理事,一个凡事都想理,后院因为她们俩的不同早就在心里憋得慌了,眼下中宫娘娘还念着大格格即将出嫁一事将宋氏提为庶妃,直接就让她们刺激到了。

李氏嘴里呢喃道:“都是庶福晋,没理由娘娘只想到了宋氏,我这还活生生的一个人呢,娘娘怎么没想到我,难不成我也得等嫁女儿时才能被娘娘记起。”

可她才不想那么早嫁女儿,不是为女儿能不能长久留在自己身边着急,而是等爷登基以后,女儿出嫁才会以公主的身份出嫁,而不是和硕格格的身份,和硕格格可比不过和硕公主,这点算计她心里清楚,她还巴不得女儿迟点出嫁。

她现在着急的也不过是知道中宫娘娘可以额外将她们封为侧妃或是庶妃,心里盼着娘娘能主动想起她,但她是一点法子都没有,光是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等的来,而不将她提为庶妃,她就总是觉得自己与太子爷好似差了点什么。

明明太子爷都是储君了,没理由太子爷的女人名义上还是归属于亲王妻妾啊,就感觉是宗室阿哥妻妾和皇子阿哥妻妾的区别,隔着层东西哪哪都不舒服,这也导致她现在对上宋氏总觉得气短一截。

李氏这边焦灼着,宋氏心里欢喜一片,总归是将女儿好好养大,女儿也平安出嫁了,而且她还得了娘娘认可,有了正式的太子庶妃名分,等太子爷登基了,她说不准能被太子爷封为妃位,面对太子爷登基就是皇上,而她是宫妃的未来,即便是一向自持冷静的她都忍不住激动了,都翘首以盼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