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口袋阵!(第2/3页)

脑袋都是秃的,说是明军,康熙也不能信啊,康熙又不傻!

至于说明军在撤退的时候把尸体都带走了……这个明军、清军倒是都有这个规矩,但那也只是在有组织撤退的时候才办得到啊!

明军退得那么快……照理都是兵败如山倒了,还能背着同袍的尸体撤离?这组织度也太高了吧?那么有组织,干嘛撤退?组织起来抵抗不行吗?

这莫非……有诈?

到了十月初六上午的时候,虽然已经有不少清军将领觉得不大对了,但还是没有人愿意相信自己好不容易打了个胜仗……结果还是敌人为了诱敌深入诈败的!

这也太打击人了!

而这个时候正在兴头上的康熙,刚刚眯了一觉,这会儿正在邹县行在里面背着胳膊,围着一张地图台左看看,右看看……总觉得哪儿不对!

哦,好像他的军队刚刚打出了一个长条形的突出部!

这怎么有点像口袋阵呢?

康熙刚刚想到这里,门外头突然响起了李光地的声音:“皇上,康亲王使人来报,大明大将军李中山的旗号已经出现在了荆沟河南岸!”

康熙一惊:“李中山来了?怎么……那么快?”

他顿了顿:“济宁州有消息吗?滋阳有消息吗?”

李光地摇摇头:“没有……济宁州和滋阳已经两天没消息了,可能是被明军包围了。”

“包围?”康熙皱起眉头,“那里的明军不会不知到曲阜和邹县这里的战事吧?隔了又没多远……他们的后路都快断了,还有心思围城?”

这个……肯定有问题啊!

李光地问:“皇上……要不要派两队骑兵去打探一下?”

“派!必须要派!”康熙说,“再派人去给康亲王和赖塔传旨……让他们放点骑兵在北沙河南岸警戒,同时依托北沙河、界河设防!”

“嗻!”

……

康熙派出骑兵往济宁州和兖州首县滋阳而去的时候,在济宁州棱堡的城墙上,大清恭亲王常宁正捏着他心爱的嫂子派人送来的亲笔信,愣愣地看着自己派出的骑兵进入城外明军的大营……

没错,他的骑兵正在进入明军的大营!因为那里面早就空无一人了……昨晚上明军留了一座灯火通明的空营,然后悄悄溜走了!

几万大军,就在常宁所部的眼皮子底下溜了!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们溜去哪儿了?

整整一个军团,四个师,足足五万明军,如果是粮尽退兵还好,如果不是的话……那他们会去哪儿?

“王爷,”原先跟着张勇的那个猛将王进宝占现在是常宁的副手,官拜山东提督,领着几千山东绿营新军在济宁州和常宁搭班,这个时候忽然想到了什么,有点焦急地对常宁说,“明军该不会去扑击东平州吧?东平州空虚……”

“不,不会吧?”常宁嘴上说不会,可脸上的表情却是既是惊恐,又是担心。

东平州有嫂子杨小弥……而杨小弥的兄长杨起隆又领兵三万来北京勤王!守北京的九门提督张勇还是杨皇后一手提拔起来的人!

所以和嫂子一起辅佐幼君,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东平州万万不能有失啊!”王进宝也是杨小弥提拔起来的人,要不然杨小弥也不会写信给他了,“东平州的堡垒比济宁州更坚固!而且那里还存着几十万石粮食和几十万捆马草……一旦落入明军之手,那可就坏了大事了!”

常宁这下子可沉不住气了,明军未必会为了杨小弥去打东平州,但是东平州的几十万石粮食对他们绝对有吸引力……那足够八十万明军敞开吃几个月的!

有了东平州的粮食,李中山说不定会在打败康熙后直扑北京……

想到这里,常宁大声下令:“传……传本王令旨,全军开拔,移师东平州!”

“嗻!”

几个就在同一时刻,兖州府城滋阳城内的巴海也发现城外的明军已经走了!

不过他并没有和常宁一样犹豫不定,而是在第一时间就决定要去杨皇后那里。

他老人家当然不是对康熙皇帝的老婆有什么非分之想,而是他为官多年的积蓄都存在瑞信堂里!

而且他这些年一直都是常宁夹带里的人物。

玩了半辈子政治的巴海当然知道常宁和杨皇后一旦倒台,他也肯定没好果子吃。

所以现在无论如何都要先和杨皇后、常宁、杨起隆一起抱团。

而且,东平州也的确丢不得!

至于康熙是死是活……就交给祖宗、佛祖和长生天去保佑吧!

……

常宁和巴海这两个大清忠王、忠臣的行为,毫无疑问把他们的康熙皇帝给小小地坑了一把!

因为之前在济宁州城下安宁扎寨的明军第二军团李忠贤所部,并没有去扑东平州。

李中山和李忠贤是不可能知道杨皇后把守城的清军(索额图部)都打发走了,然后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唱空城计。所以,李中山也就不会认为李忠贤的部队可以很快打下东平州。

而且现在也有比东平州和杨皇后更重要的目标——就是康熙皇帝本人和他率领的清军主力了!

康熙之前在地图上发现的“口袋阵”,其实就是李中山、周昌精心布置的!

不过他们也没想到这么个口袋阵,居然能把康熙装进来。

他们只是在那个孔圣公派人来报告说清军大队来源曲阜之后,临时修改了“口袋阵计划”。

当时他们只准备消灭个三五万清军,顺便再把曲阜拿到手里,最后再从孔圣公那里得到三五十万石的粮食。

这样,北伐大业就稳了!

可谁也没想到康熙皇帝居然领着将近10万清军一头扎了过来!

这不就是千里送人头,礼轻情意重吗?

这么好的麻子头,怎么能不一刀剁下来?

而要消灭康熙,那李中山和周昌准备的两个军团,共10万大军就有点不大够了。

10万对10万……双方的武器现在又没有代差,清军的骑兵数量还有压倒性优势!

明军能取得胜利就已经不容易了,想要取得歼灭性的胜利……得加兵啊!

好在济宁州和滋阳距离曲阜和邹县都不算远,也就是几十里上百里路,赶一赶就到了。

所以,李中山和周昌马上调整了布署。

一边让胡一枪努力诱敌,尽可能的把康熙皇帝往套里引。

另一边让李忠贤和常威从济宁州和滋阳城下退兵。然后分别向白马河和曲阜以北、以东运动,争取用四个军团20万大军包打康熙!

……

而在同一时间,杨小弥向杨起隆、赵良栋送出的亲笔信,终于抵达了天津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