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还要怎么分封天下?(第2/2页)

而同荷兰、英格兰(这两国现在共用一个领袖)的谈判,则和大明对荷属东印度和马六甲地区的攻略同时进行!

在西班牙无敌舰队(其实是英荷联合舰队)遭遇重创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无法在西太平洋对抗大明,不得不于1685年初,放弃香料群岛、巴达维亚和马六甲等据点,撤往锡兰岛,全力经营印度洋去了!

由于荷兰东印度公司退出南洋区域,大明和英荷之间也就不存在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了。

毕竟李中山对于奴役印度人民也没什么兴趣——他的大明根本不需要印度市场,只要有新大陆和大洋洲的黄金、白银,大明就有足够辽阔的市场。

印度的人口,根本就可有可无。

当然了,他现在就算想拿印度也没那余力……如果吴应麒对印度有兴趣,他倒是乐见其成。

而为了促使吴应麒向西发展,李中山在过去两年中所进行打击第四件大事,就是筹备一场旨在统一中国的西征了!

虽然在大明取得北伐胜利的时候,李中山就曾和吴应麒达成了默契——大明西征,吴周西迁,同时,吴周留下一批贵族子弟当投降派,大明会给他们封侯封伯,让他们“上岸”。

但是这仅仅只是默契,吴应麒口头答应的挺好,不过真的到了大明的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过去的时候,他会不会改变主意,妄图抗拒天兵,好像也没人知道。

所以,李中山还是做好了在西北大打出手的准备。

不过,这两年吴应麒也的确在准备跑路,首先他在陕西、甘肃封了一大批公侯——这就是再给底下人“分家”,留一部分,走一部分,哪儿哪儿都不吃亏麻!

同时,他又以讨伐满清余孽为名,大举征伐河中之地!还将康熙苦心经营起来的太平谷和天京城一并吃下。

还将他从山西、北京、上京带出来的大清遗民,一并押去了河中,填充到了太平谷当中。

据说,现在河中的中原遗民和西域遗民(司马依汗的部众百姓)已经超过了二百万……差不多占到了河中、蒙兀儿草原各族人口的三分之一了。

如果能再多迁一点过去,中原加西域的移民占河中、蒙兀儿草原人口的半数都是有可能的!

到时候吴周大概就能在中亚占据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了。

那一堆斯坦,恐怕就要变成一个大大的西周了!

看到吴应麒跑路跑得挺积极的,李中山就打算再“帮”他几下!

一边通过蒙古东印度贸易公司,向吴应麒的大周发放贷款,提供军备;一边则积极准备一场由四十万人参与的西征!

连送带赶的,起码还得再为河中送去一百万移民……

就在西征的准备即将完成的时候,福全和常宁占据君士坦丁堡的消息。

这可真是有点让人意外了……他们居然那么能跑!

而且还气数未尽……

“难道这大清朝的气数被福全和常宁带到罗刹国去了?”李中山从姚启圣手中接管大明驻欧洲各国大使贾国柱派人送来的报告,看了一遍后,忍不住低声嘟哝了起来。

“大将军,”锦衣卫的头头姚启圣笑着说,“这大清朝还能有多少气数?

所谓胡无百年之运……大清从皇太极改制称帝,至今也有五十多年了,差不多该完了。”

差不多?

李中山看了看姚起圣这老头儿,心道:要没我,你现在还是大清朝的奴才呢!

这姚启圣现在可是郡公的爵位了!

等他跟李中山从西边回来(他将担任西征的军师),高低能整个国公!

“熙止,”李中山又把自己的心思拉了回来,“西征方案的摘要做好了吗?”

“好了,都已经好了。”姚启圣说,“现在就进宫面圣吗?”

西征可是出兵几十万的大征,而且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天下的统一!

根据李中山的计划,这次西征,大明往西要一直打到伊犁河畔才收手!

不仅要收复陕西、四川、甘肃、云南、贵州和河南西部,还要收复天山南北和雪域高原!

所以,出兵的规模很大,用兵的时间也很长。

而在这场大征之后,大明本土的版图就基本确立了。

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应该也不会有大规模的征战了。

所以大明朝上下对于这次西征都格外重视。不仅大将军府、尚书省和国人议政会都将此事当成了头等大事。

就连垂拱而治的朱慈炯,也非常关心此事,隔三差五就派人请李中山入宫询问进度。

“那就走吧!”李中山点点头,“把贾国柱的报告也带上……这也算一件奇闻异事,皇上整天待在宫里边儿,也挺闷的,让他知道一点外头的事情也好。”

“还是大将军周到。”姚启圣笑着回道,“大将军,等这一仗打完……天下就该太平了吧?”

李中山扭过头,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都堂当中的一架地球仪,看了一会儿,才指着地球仪说:“熙止,那才是真正的天下!

咱们即便能圆满完成西征方略,也不过将小半个神洲给拿下了。怎么敢说天下太平?这天下……再有一百年,恐怕也太平不了啊!”

说到这里,他猛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朝姚启圣一招手:“走……咱们一块儿入宫,去和朱皇帝说说西征胜利之后,还要怎么分封天下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