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深藏不露

刘彻听说霍去病保证随军在外跟在卫青身边, 他禁不住笑了。

小太子奇怪老父亲笑什么。

刘彻摸摸儿子的小脑袋,还是年幼无知啊。

“他俩还想自己带一队人马迎击匈奴?”刘彻问。

霍去病既然能那么说,可见想过。

能言诡辩的小太子被问住了。

冬十月, 刘彻在廷议上试着提出今年继续出兵匈奴,不少官员面有微词,就差没明着指责皇帝好武。

以前匈奴强盛, 时常侵扰边关,有可能剑指长安, 朝廷不得不出兵抵抗。如今虽然还有匈奴侵扰边关百姓, 但都是杀过就跑, 不敢停留祸害, 端的怕惹怒大汉, 被卫青灭族。

既然匈奴比以前收敛, 大汉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士兵死伤无数, 不如趁机休养生息。

若是十年前刘彻听到许多反对的声音,一定会耐心说服朝臣, 获得多数官员支持。现如今刘彻说一不二, 不想听公卿大夫含含糊糊拐弯抹角的劝阻,给百官个面子象征性商讨半个时辰, 他就直接拍板, 此事交给大将军, 太尉从旁协助——退朝!

百官离开, 刘彻想想此战之后国库空了一半就忍不住叹气。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还有良种, 乡民心生不满之时, 他可以发放良种安抚民心。

可谁能想到就在他看着国库的钱物一点点往外流、禁不住心疼的时候,他只是为了儿子禁赌, 财物又一点点流回国库。

张汤隔几日就送来一摞账册,刘彻的心情也跟着一日好过一日。近日收到淮南王确定要反的消息,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拿下淮南国,刘彻心情越发好了。

刘彻春风得意,小太子的撒娇很好用。小太子黏黏糊糊喊一声:“父皇……”刘彻就点头:“告诉去病,朕会叫你舅舅盯着他。”

“父皇最最好啦。”小太子很是敷衍地抱一下老父亲就走。

刘彻伸手拉住儿子:“不陪陪父皇吗?”

“父皇不忙吗?”表兄还在太子宫等他呢。

刘彻假装没有看到儿子很着急:“父皇此刻不忙。”

“陛下——”小黄门进来,看到个小孩下意识住口。

小太子笑了,打脸来得如此之快老父亲也是没想到吧。

刘彻捏捏儿子的小脸,瞪一眼没眼色的宦官:“何事?”

“诸位公卿到了。”

小太子收起笑:“父皇忙吧。”

“坐下听听。”刘彻拉着儿子坐下。

小太子不由得朝太子宫看去。刘彻:“叫他等着!”随即抬抬手示意小黄门令众人进殿。

这次来的官员皆有从军jsg经历、弓马娴熟。但卫青不在,他忙着征调精兵安排粮草。

小太子一看许多人都认识,是二舅麾下将军,看样子老父亲要帮二舅挑将军,他瞬间决定认真听听,回去一同告诉表兄。

小太子比较好奇他没见过的那几人,挨个看过去,禁不住诧异,老父亲真有一双慧眼,那几人身上不是干干净净没有一丝白雾,就是有淡淡的雾霾。

见得多了,刘据也看出些门道,直接或间接害死的人越多,笼罩在其周身的雾气就越黯淡无光。身上干干净净也不等于对方没有害死过人,也有可能功过相抵了。

这些人当中有一人身上雾霾色最深,也最为年长,一把胡须,头发花白。小太子好奇他是何人,他怎么从未见过。

小太子紧挨着老父亲。刘彻扭头看他:“怎么了?”

“他们都是谁呀?”小太子一脸好奇。

刘彻:“不记得了?”

“记得。舅舅的友人公孙敖,坏姨丈公孙贺,跟我说过话的苏建。那几个不认得。”小太子小声问,“那个人年龄好大。他也是公卿吗?可是公卿我都见过啊。”

刘彻问:“你说太尉?”

小太子摇头,太尉他认识,找他买过鲁班锁。

刘彻扫一眼众人:“头发花白的那个?李广。”

小太子不止一次听过李广大名,真人还是头一回见。难怪他周身灰蒙蒙的,由他领兵那次除了他一人全军覆没,他直接和间接死的人恐怕比这些将军加一起还多。

也不怪他没有见过此人,舅舅直捣龙城那年还没有他。李广部因为损失惨重,李广被贬为庶人,这些年一直没能复起。

“我知道他,分不清东南西北。”小太子听人说过,那次李广惨败并非他指挥不当,而是天不佑他,迷路撞上匈奴主力。

刘彻有种不好的预感,紧接着听到儿子好奇地问:“他不是被父皇撵回家了?怎么还在啊?”

“有人向朕举荐他。”

小太子皱了皱小眉头:“可是病病说主将是舅舅啊。”

刘彻失笑:“你舅是三军主将,大将军。大军出关后会分几路合围匈奴。他们是领兵的将军。父皇这样说据儿能听懂吗?”

小太子懂了:“一二三四,十几人啊。兵分十几路啊?”

刘彻闻言又想笑:“朕会从中挑出六人。”

刘据当然知道不可能兵分十几路。

谁叫他年幼无知只能这样问呢。

小太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捂着小嘴小声说:“父皇,不要用他。”

“为何?”刘彻好奇儿子为何突然这样讲。

霍去病和赵破奴来找他一定是临时起意。霍去病去找儿子应该也不在他计划着中。儿子来找他就算是早就计划好的,可宣召公孙敖和公孙贺一众是他早上才决定的。除了通知诸人的宦官,只有春望知道。春望一直没有离开他的视线。

何况儿子明显不认识李广。

小太子摇头:“我不喜欢他。”

刘彻顿时想笑:“据儿,朝廷选才不能仅凭喜好。”

“我知道啊。”

刘彻挑眉:“你知道?”

小太子点头:“主父偃好讨厌。韩韩说主父偃有才,提出‘推恩令’,帮父皇解决内忧。很多人不愿意去西北,主父偃愿意去。”

刘彻确定儿子真懂:“你还不喜欢谁?”

小孩仔细看看,苏建身上的白雾比以前淡了,但还没到灰蒙蒙的地步。反而他身后那人像白雾蒙了一层灰纱:“苏建身后那个。”

“那是赵信。”刘彻不希望众人听见,压低声音,“你见过他。忘了?”

小太子想起来了,在舅舅帐中。小太子之所以没认出他,盖因赵信一直低着头,他看不清全貌。

“你也不喜欢他?”

小太子摇了摇头,一脸苦恼:“我不知道。”

刘彻摸摸儿子的小脑袋:“不着急。还有吗?”

小太子挨个看一下,身上的晦气都不如他俩明显,“没有了。”

“那你先回去,朕跟他们聊聊?”

小太子点点小脑袋,任由春望牵着他回太子宫。

刘彻不信儿子会面相,也不担心儿子被人当枪使。小孩身边时刻都有人,除了他的几个表兄以及自家人,无人能跟儿子独处。真有人哄儿子,韩子仁等人不可能替对方隐瞒,除非他们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