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重获琉璃厂(第2/2页)

王柄贤苦笑着摇摇头,“之前确实有,但随着我对王柄权一点点深入了解,我慢慢能理解父亲的决定了。”

王冰瑶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既然哥你能想通,那本姑娘也就放心了。你多注意身体,我先走了不打扰你了。”看着龙案上堆积的奏章,王冰瑶很识趣地准备离开。

“你这些词都是跟谁学的?你也老大不小了,都结婚两年了也没见你生个一儿半女。正好趁现在把琉璃厂交了出去,你也赶紧生个孩子,别再疯了。”

王冰瑶则是冲他做了个鬼脸:“知道啦,哥你现在越来越像父皇了,婆婆妈妈的。”

王冰瑶走后,王柄贤先是苦笑,继而有些失落,现在二人都长大了,自己当了皇帝整日忙于政事,王冰瑶也已嫁为人妇,二人的感情注定会受到一些影响,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维持好这份感情,他不希望自己会像父亲那样,勤于国事而疏于家事。

三日后,文书下达,时隔六年,琉璃厂再度回到王柄权手中。

琉璃厂是王柄权从穿越过来之后做的第一个正经营生,感情上自然要深许多,此刻再度迈入厂房之内,也是感触良多。

如今琉璃厂的工人已由原来最初十三人,扩充到了近百人,而那名曾经协助王柄权试验出玻璃配方的高工匠,现在已经成了这里的工头,平时大多数时间还是由他来负责这里的运作。

王柄权同高工匠的交情要比别人深上许多,琉璃厂当初被莫名其妙地转交给三公主,高工匠自那以后就再也没见过这位“年轻公公”。虽说这些年生产的玻璃器皿进行过几次创新改款,但大都还是以现有器物为原型,销量平平,主要靠的还是王柄权当初留下的老本。

正因为如此,高工匠对王柄权格外的钦佩,也隐隐有些怀疑对方的身份,恐怕并不是他以为的小太监。果然,当王柄权一身锦衣华服来到琉璃厂之时,高工匠一眼便认出了他,这位憨厚的工匠甚至还有些激动。

二人寒暄几句,王柄权又如当初在盐铁司挖墙脚那般,来了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讲,把当场近百号人,捧得飘飘欲仙,工作热情一时空前高涨,陪他同来的小春子不禁暗自敬佩,自家主子笼络人心的本事可谓一流。

演讲结束,高工匠凑上前来,“大人,这是账本,请您过目。”

“高老哥不必多礼,我平时比较忙,以后琉璃厂还要多多仰仗你。”

“不敢当,都是分内之事,在下一定尽心尽力。”高工匠依旧语气谦卑。

王柄权也不勉强,开始翻看账本,琉璃厂收入的确不低,前几年每年还都有上涨趋势,但这些年上涨明显减缓,隐隐还有要下降的趋势。

高工匠看出了王柄权的疑虑,开口解释道:“之前销量一直不错,但近些年外界开始慢慢有仿制的,虽说咱们的配方经过严格保密,加上这些年的完善优化,外界做不出一模一样的东西,但七八分相似还是能做到的,且他们的价格便宜许多,很多人都选择开始买仿制品。”

王柄权点点头,他一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所以一开始就将保密工作做到了极致。哪怕直到现在,配方也仅仅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里。再者这是皇家的生意,没几个人敢冒着杀头的风险泄露配方,能坚持这么久已经相当不错了。

“外面一套杯子卖多少钱?”

“禀大人,咱们制造的供货价一百两一套,仿制的是七十两一套。”

王柄权点点头,“咱们生产一套杯子成本是多少?”

“要三十两。”

“好,从今天开始,咱们卖五十两一套。”

“大人,这是为何?”高工匠显然不理解这种自降利润的做法,以前一套能赚七十两,降价后一套才赚二十两,如此算下来损失巨大,难道就是为了和那些仿制者较劲?

王柄权淡然开口:“咱们技术成熟,产量大,尚且需要三十两的成本,外面那些小作坊成本只会比咱们更高。”

高工匠点点头,确实如此,他曾特意找人打听过,仿制品平均一套成本就要四十两,且这些年琉璃制品一向火热,原料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想必之后的成本还会继续增加。

“你可能会觉得我是在和他们置气,不惜损失巨大的利益,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降价之后咱赚的反而更多。”

“这……降价之后怎么还能赚的更多了?”没读过什么书的高工匠一时被绕得有些蒙。

看着高工匠一脸的不解,王柄权耐心解释道:“听说过薄利多销吗,我打个比方,现在一百两一套,大多数人都买不起,一天只能卖出一百套,可赚七千两;若是卖五十两一套,很多人就买得起了,一天就可以卖出一千套,那算下来一天就能足足赚两万两。”

“好像确实是这样。”高工匠虽然还是有些不理解,但他相信眼前这位公子,毕竟这位公子创造了太多奇迹,于是他点点头,“都听您的。”

“你这几天再帮我挑选几个技术高超的工人,我要单独用。”

“好嘞。”高工匠没有多问,点头下去办了。

王柄权转身看向外面,喃喃道:“一帮山寨货还敢和我较劲?我让你们看看什么叫降维打击!”此刻的王柄权一脸狡诈,哪里还有半点王爷的样子,分明就是一个十足的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