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资本家速成班(第2/2页)

关键在于这种事情也是刚开始,谁也不知道皇帝究竟怎么想,以后规矩怎么变,得稳妥些才行。

“这个还不容易?你们哪个在山西都指挥使司找不出个旧部,跟他们合伙,你们出钱,他们出人管理,左右他们也不敢贪墨你们的钱。”

杨丰说道。

这就可以解决山西都指挥使司那些将领的怨念。

军户分地已经开始,这也就意味着卫所将领们,很难再从这方面压榨军户了,得给他们新的发财方向,得引导他们同样投入工商业。现在就可以了,这些有钱的京城豪门贵族负责出钱,而他们在山西的合伙人负责出人,然后靠着他们的人脉保证销路。

这一点很重要。

山西普通商人想把商品卖到军中并不容易。

人脉建立是一个漫长过程。

但这些人不需要。

就像辽王在辽东搞得红红火火,本质原因就在于他不用考虑人脉,人脉得上门找他。

一群贵妇们立刻低声议论起来,看得出都有点动心,关键是她们真没有好的投资选择,大明的情况就是这个样,皇帝有一系列限制,早就绑住了她们手脚。而现在山西是唯一一块解禁的土地,那么无疑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左右也赔不了,要是真像杨丰所说,那她们手中那些宝钞就可以由纸变成实际的资产。

“我买股票!”

汝阳公主第一个喊道。

“一贯一股,轨道修到大同之日开始算,每年根据收益分利润,也可以用利润优先购买股票。

毕竟路不只修到大同。

甚至我准备从太原向南也修一条,一直修到蒲州。”

杨丰说道。

所以他其实是在修大明版的同蒲铁路。

其实不只是他在修,朱元璋也在准备修,现在部分辽东的修路工匠已经调到了洛阳,接下来准备在洛阳到陕州之间修木轨交通,毕竟辽东的那条已经验证了其价值。

“我买一万股!”

汝阳公主很大气地喊道。

“去找你姐姐吧!”

杨丰说道。

然后其他女人也开始了……

最终杨丰的第一期募股,居然收到了五十万贯,所以接下来他的三晋轨道交通公司,就可以正式运作。

而就在同时,晋藩的事也尘埃落定,晋世子朱济熺正式袭爵晋王,晋藩移藩朔方,单独设立朔方府,建朔方城,不过暂时只是下属朔方,东胜和天德三县。晋藩三护卫挑选一卫军户,作为朔方中护卫随晋王移藩,改东胜左卫为朔方左护卫,东胜右卫为朔方右护卫,还是维持三护卫。不过朔方府还是军民府,所以并不隶属山西布政使司,而是归山西行都司,这样晋藩终于被赶出山西。

同时周王移藩湟中。

以西宁卫城,作为周王的藩城。

和晋藩一样,在原周藩护卫中挑选一个卫的军户,作为西宁中护卫一同西行,而原本西宁卫一分为二,再从其他各地调入部分,最终改为西宁左右二护卫。

这样还是三护卫。

至于周王生计来源不足的问题……

杨大使包了。

小事而已。

“大王,我也知道,一下子把你迁移到那种穷地方,你心中的确有些不痛快。”

杨丰看着奉召进京的周王。

后者何止不痛快,简直都可以说恍如行尸走肉,他之前被他侄子逼着接受湟中作为封地时候,其实对那里并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唐朝时候那里是个节度使辖区,既然这样也不能说太差。

至少也得和晋王差不多。

然而……

这段时间一打听,那简直就是浑身冰凉了。

那哪是差不多啊!

天壤之别啊!

湟中和朔方比,就跟朔方和太原比的差距一样,朔方好歹是平原,河套自古也是能种田的,可他玛湟中完全是山沟沟啊!过去西宁一个卫,过的都挺艰难,现在三个卫过去,大家一起喝风吧!现在他爹还给俸禄,的确还能凑合着,可等他侄子继位,把俸禄停了,那真就是全家喝风了。

可怜的周王,这段时间都明显有些憔悴了。

“所以,你需要找陛下,尤其是找皇太孙,要盐业许可,准许你在那里采盐并行销陕西和山西行都司。”

杨丰说道。

“那里有盐?”

周王瞬间就瞪大了眼睛。

“大王难道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青盐?

距离西宁城五百里,有大片的盐湖,那里有取之不尽的上好青盐,甚至连晒盐煎盐都不需要,直接去拿勺子舀就行,也就是运输麻烦些,但五百里而已,驼队足以应付。再说还以在青海湖上以船只运输,而黄河上游航运也在你手,顺流直下可以行销到河套,此外甘肃,陇右甚至汉中,都可以作为市场。

唯一的问题,也就是当地乱七八糟的部落可能觊觎。”

杨丰说道。

“大使,小王随非能征惯战,但三个护卫过去,这天下还真没哪个部落能抵挡,若真如此,小王世代铭感大使之恩。”

周王说道。

然后他匆忙起身去找他侄子了。

所以真的很简单,青海的确穷,种田的地都没几个,可在这个盐就是硬通货的时代,坐拥最大盐矿还会担心生计?去柴达木盆地采盐,对周王来说难度的确有些大,毕竟距离实在太远,可问题是这时候就有已经开采而且距离不远的。茶卡盐湖就在乌兰,距离西宁无非隔着个青海湖,那里的青盐在明朝天顺年间就是贡品,而且后来土默特部进入青海后,甚至从茶卡盐湖采盐,然后作为私盐一直销售到兰州等地。

那是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