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花瓣雨 祖宗在洗澡,你出去

阙清月身后四人, 看向老者手中那张阙朝歌的画像。

鹿三七看得连扇子都合上了。

东方青枫朝那张画多看了两眼。

他镇守的是上古战场之一,朝歌城,听说阙朝歌便出身此城, 但他没有见过阙朝歌的画像。

确实眉眼, 脸形很像,气质虽然一个英姿飒爽,一个玩世不恭懒洋洋,但是,也许是所谓的天人之姿,总有相似。

或者是那种玄之又玄的独特气质,看过就会觉得,她们很像。

东方青枫细看了两眼后。

这就是,阙清月转世前的样子?

他又看向身旁的阙清月, 真人就站在他面前,她的发髻,只简单以头发转圈绑好, 用了一根蓝色叶子发簪固定插在发上。

发簪上的蓝色叶子其实是一颗颗蓝水晶, 在阳光下反射着低调的光茫, 看似凡品,戴在她头上,却不似凡品。

她的发髻梳的微微靠下, 更添几分慵懒。

东方青枫又看向那幅画,原来,她将头发高绾束起,竟是那个样子。

其它二人见到画像, 也啧啧称奇, 玄门传言阙门小公主乃是阙门老祖转世, 其实大家听着觉得这不过是江湖传扬的名头罢了,就像鹿三七,江湖人称银扇公子,就是一个称谓。

谁也没真信。

几人嘴上叫她祖宗,阙氏小公主,或小祖宗什么的,但是,从不觉得她真是玄门祖宗。

但当真正的阙氏老祖画像,就在面前时,看着那画像,再看看真人,那种亲眼目睹的真实感。

仿佛隔着画作,跨越了五百年的时光。

一个人从画中,走了出来。

她与画,面对面地站在了一起,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他们不知道阙清月看着自己前世,是何感想,但他们看得目瞪口呆,全身起鸡皮疙瘩。

在这一刻,刘司晨,才真的有点信了。

这阙氏小公主,难道真是五百年前阙朝歌的转世?

命运这东西,有时候真的玄而又玄,你信它吧?

你不信它吧?

皆无言。

“老族长,把画收起来吧。”阙清月挥了挥袖子,提醒那位族长。

别人看的津津有味,她却看向地面,指尖一直轻点着袖子,只想赶紧结束这尴尬的一幕。

“好好,收起来。”族老将画交给身边的族人。

他见其它四人,皆在阙清月身边,颇为亲密,应该是同伴,便道:“四百多年前画像中的恩人救我祖辈,福荫我祖辈八代人四百余年。”

“如今恩人的后人来到此地,我等族人荣幸之至,若不嫌弃,就随我入庄多休息几日,庄里虽不比世俗繁华,但也有干净的住处,丰盛的美酒和食物,让老朽与庄里的人多多款待几位一番。”

盛情难却。

四人皆看向阙清月。

入不入庄,是她一句话的事。

毕竟这是阙清月的前世之身,阙朝歌的主场。

阙清月看向身后几人,这大半月荒里来,野里去,大家看似游刃有余,其实都很疲累,荒野食物虽充足,但加工简陋,天天吃肉,再好吃也腻了,此时听到普通的美酒美食时。

刘司晨,元樱口水都要流下来。

阙清月回过头,看向面前老族长与他的几位族人,凝神之下,功德海皆正常,都是普通人。

暗叹一声,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能受到阙朝歌此人遗留的惠恩。

罢了。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她看了眼身后人,无论是她,还是身后四人,都需要这样一处地方可以歇息,她没有拒绝的理由。

“请几位跟我来。”族长旁边的族人伸手引路,走在前面,带着几人往庄子里走。

族长带过来的人,跟在后面,看着这五个外来人,皆瞪大了眼睛。

在这样丛山峻岭中,鲜少有人出没。

因为隐居,庄人甚至一生都未见过外面的人。

对他们来说,外面不知有多新奇。

如今能得一见,自然兴奋都在脸上。

那位最早发现阙清月的小兄弟也在其中,他走在前面,却一直频频向后望。

他从未见过外人,但只这第一次,就见到了让他难以忘记的惊艳绝伦的人物。

正如那首曲子,如果初遇的人,太过惊艳,这一记恐怕要记上好几百年。

而这句话,五百年前可以用在阙朝歌身上,五百年后,又用在了阙清月身上。

人群里年纪不大的女孩,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中间那个穿着孔雀蓝披风的人。

她在一群人中,迈步向前走,身后披风随她的动作自然摆动,身姿美而从容,看向他们毫无怯意,发梢在身后微微轻荡,随着背的线条柔滑垂落,行走时,从头到脚都有一股独特气质在其中,让人见之难忘。

她在庄子里,从没有见过如此好看的人。

恰如冰河破开,荡人心魂,惊心动魄。

就连她旁边的人,也皆容貌不俗,尤其那个长得很高,剑眉星目、薄唇长腿,刀悬窄腰的男子,一张帅得惊人的俊脸,还有那薄唇含着冷笑,藐视群雄的风姿。

“哥。”她问旁边的人,“是不是外面的人,长得都像他们,这么好看?”

他哥一生曾随族人出去过一次,见识过山外的繁华:“他们……的长相在外面的人里面,也是出色的……”

实际上哪怕他出过山,也未见过如此绝顶姿容的人。

如他们这般人中龙凤者,世间也寥寥无几。

微风拂过山庄林,丰田绕水细如丝。

山庄富饶。

灰瓦石墙,户户紧挨,建筑虽还停留在百年前,但看着依旧古朴大气。

进入庄子后,地面全以同山中的一种花石板铺设而成,上面星星点点的纹路,颇有几分浪漫花束的感觉。

房子皆以石头建造,哪怕年头再长,也不易损坏。

山庄内种了许多果子树,此时秋季,硕果累累,看着红黄挂果,甚是喜人,有种回到人间,接人气地气的感觉。

族长先将几人带进庄里宗祠,赵李庄三氏同住一庄,祖辈牌位都摆在宗祠里,平时有人打理。

宗祠旁边,放置的就是阙朝歌的香火。

若外人,是不会随便带进宗祠里来,但来人毕竟是恩人的后人,与他们祖先颇有渊源。

五人随族长进门。

供桌上有只长盒,老族长将画像放进了长盒内。

桌上供奉着果子米酒,香火之类。

阙清月目光看向周围,其它地方倒是没什么特别。

倒是供奉的案桌上,放着一把古筝。

她走上前,低头看了一眼。

老族长放好画像后,见到她在看筝,便道:“这是当年恩人留下的唯一一件东西,她说先放置在这里,日后再来拿,但之后……”

之后地话,他没有说,既然筝还在此处,人自然没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