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潜规则,吊灯报价(第2/2页)

“嗯,也开始了!还可以!不少的大公司都派人来参加了!”

“那就好!等这个拍好了,我就回去看看!”

总得回去看看!

说话间,这件《康熙南巡图》便开始拍卖起来了。

“2万。”

“2万500。”

“2万1千”

……

价格迅速被太上了4万的价格。

周小川现在才知道,每个阶段价位加价是不一样的,不像电视里放的。

100万后面有人报价100万零一块。

那都是扯淡淡的。

每过一档,加的底价都是不一样的。

现在是500一档,过了5万就是1千一档,50万就是1万。

周小川没有叫价格。

直到价格上到5万,剩下两个人在叫价的时候,周小川这才抬抬手中的号牌。

“5万6千,58号出价5万6千。”

“5万7千!”

“5万8千!”

周小川眉头皱了一下,对着旁边的沈如雪问道:“刚刚怎么回事,中间那个明明没有人叫价,怎么蹦出来一个5万7?这是内幕?”

别人看不出来,但是自己还是看的出来的!

因为他想到了自己拍卖行的操作。

沈如雪闻言笑着摇摇头,“你声音小点好吗?这叫‘吊灯叫价’,在任何一个拍卖行都是被法律允许的。

应该是卖方出了保底价!只要不高于这个保底价,拍卖师都会用这种‘虚假形式’叫价,前提是价格不能超过保底价,这也是卖家能接受的不对外公开的底价。也就是说,低于保底价格,对方不会卖!

等价格高于保底价,拍卖师才会结束‘吊灯叫价!’”

说完她对着周小川笑道:“你看,让你去听听徐伯说拍卖会的事情,你非要全都交给他操作。这下什么都不懂了吧!

这里面的规则多着呢!”

随后又说出了拍卖行的一些潜规则。

例如,第三方保底赚提成,拍卖行会给物品找个第三方开个底价,如果低于这个底价,第三方会买。

例如成交价不等于“成交价”。

拍卖行只收拍卖价格的10%手续费,至于实际交易是多少,这是卖家和买家私底下协商,可以通过数次交易抬高物品的拍价,只需要付出10%的手续费。

等等一大堆的规则!

周小川听完这才算是明白了,估计那些虚高的物品,特别是一些近代名气不大的作品。

说白了就是炒作。

这里面的道道还真多啊!

这让他想到了内地那些中介,将500块钱的东西,能给你吹成500万。

让你交中介费,可以帮你送拍卖会拍卖。

实际就是自己内部搞的假拍卖,为了赚取中介费。

结果自然是钱付了,东西流拍。

也不知道这事情是我们自己人发明的,还是外国一直就有。

思绪间,价格已经飙升到了8万6千。

而之前的“吊灯叫价”也消失了,想必符合卖方内心的价格。

也就是坐在前排的那个张宗宪。

对方全程没有加价,但是却稳坐钓鱼台。

不知道这家伙以后知道这东西拍价过亿以上,会不会心疼。

周小川见状适时的加了一千。

经过四轮以后,定格在9万整!

9万!

周小川也不担心对方不给东西,因为后面还有不少的记者呢!

当然了,自己那边的拍卖行,同样也有几个记者。

毕竟这也算是一个八卦了。

上千万的拍卖,肯定吸引不少的记者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