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075

◎苎麻纺纱,村砖瓦窑,商品经济内部流通。◎

来县衙求问营生岗位的村长, 就是那个最先发现流民的县前村村长,这人叫做张庆。

张庆并不是突发奇想来县衙的。

前些天,他将第一波流民送来县衙, 亲眼目睹了流民们被乡绅老爷哄抢的局面。

当时张庆就在心里想,既然流民们都能在县衙找到合适的活儿,那他们村是不是也可以?再加上有李家村、大江村在前面做榜样,张庆一咬牙,壮着胆子就去了。

结果县太爷还真给了他确切的答复。

有适合他们的活儿干!

县前村在江县的最东边, 再往东就是各种山林坡地,流民们就是从这个方向误打误撞进来的。

而这些坡地上,生长着大量的苎麻,在棉花还没有出现的年代,普通百姓家穿的麻衣, 都是用苎麻织出来的。

要说这事儿也是巧了。

因为挨着一片苎麻地, 县前村的人冬天时候没事,都会去收割一部分苎麻, 带回来经过简单处理后, 捻一些麻线绳子自家用。

也有手巧的,会用苎麻自己纺纱织布,但这种相对精细的手艺活儿,会的人并不多。

张庆来县衙等县太爷, 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下班, 索性从家里带来一大包杂乱的苎麻丝,坐在衙门背风的墙角, 一边等县太爷下班, 一边捻麻线。

苎麻丝干涩的很, 捻久了手指生疼, 张庆甩甩手,正准备歇口气呢,一抬头,瞧见县太爷站在他旁边认真看着,也不知道来了多久,吓得他赶紧站了起来。

县前村。

张庆正在跟村民们绘声绘色讲解昨天发生的事情。

这种热闹,吴四娘肯定是要第一个凑过来的,当即着急问道:“怪了,捻麻线有啥好看的啊?后来呢?县太爷说啥了没?”

张庆嘿笑一声:“你听我说完嘛!县太爷问了问咱们平时怎么捻麻线的,用的什么工具,能不能织布,像是这种苎麻丝,咱们村子里还有没有更多之类的问题。我都一一回复了。然后县太爷看起来很高兴的样子,说是让咱们等一等,就这两天,他会亲自来咱们村子一趟,教咱们纺纱织布!县太爷还说,要是咱们村人真能做下这个活儿,那就能跟大江村一样咯!”

和大江村一样?

其余村民们还没反应过来,吴四娘最先惊喜喊道:“真的?我听说大江村的人,现在已经动工开始挖砖瓦窑,马上就要准备烧制砖瓦了!他们住的是窑洞,不用盖房子,这些砖瓦肯定会售卖出去。那到时候,咱们村是不是也能跟大江村一样,用苎麻纺纱织布,卖给其余村子!”

这番话说完,周围所有村民们眼睛都亮起来。

大家看向村长,一个个目光火热又期待。

张庆笑的满脸都是褶子:“四娘说的没错,咱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要是真能干下这个活儿,肯定能赚钱!说不定咱们村子今年也能像是李家村那样,一个村子全部都盖砖瓦房!”

全都盖砖瓦房,娘嘞,那该有多气派啊!

县前村的人想了想他们全村都是砖瓦房的样子,觉得浑身都是干劲儿。

这时候,就听张庆又说道:“四娘,你以前学过织布,我见你偶尔还会自己织点布做衣裳,等过几天县太爷来了,他教的东西,你跟着好好学,然后带领大家一起干活儿。”

啊?

吴四娘闻言红了脸,摆手道:“我,村长,这我哪行啊!我也就是做姑娘的时候,在婆家一个老大娘那边学过几天,我真不行!我纺出来的纱布,布料粗细不均匀还走线,自家凑合着穿还行,拿出去肯定没有人愿意买的!”

但张庆却很执拗。

他认真道:“四娘,咱们村会纺纱的,也就你了,其余人家都跟我似的,只会用麻线挫点麻绳。县太爷的能力,咱们心里都清楚。李家村、大江村这些村子,都是把握住他给的机会,才能迅速立起来。这次,机会来到咱们村了,想要过更好的日子,咱们必须抓住!”

其余村民们闻言,也都纷纷点头同意。

县太爷肯教他们,那这就是天大的好机会,他们县前村,必须要抓住啊。

被寄予厚望的吴四娘见状一咬牙:“行,既然大家伙儿信任我,到时候我一定好好学!”

她也想盖砖瓦房,想过上好日子啊!

于是接下来这几天,县前村的人各家各户都把家里存着的苎麻拿出来,并且时不时站在村口眼巴巴张望。

县太爷什么时候来啊!

-

被县前村眼巴巴盼着的县太爷,又进入了一段新的忙碌期。

他人在大江村呢。

村作坊,这种不仅能便利县区民众,还能赚钱的经营模式,无疑是很好的。

但安全问题绝对不能疏忽大意,尤其是,大江村开的是砖瓦窑。

寒冬逐渐过去,江县的温度一点点回暖,冰雪消融,荒地里已经能瞧得见草地嫩芽。

其实早上还是稍微有一点点冷。

但北部大江村的村民,已经热火朝天开始干活了。

挖砖瓦窑是个很辛苦的事情。

但大家脸上都带着笑意,浑身干劲十足,因为这是他们村自己的砖瓦窑。只要等第一批砖瓦烧制出来,那可都是钱呐!

得亏他们村长脑子好使,带着他们村子第一个开始赚钱。

以后不用去县衙厂子上班,他们靠着自家村子的砖瓦窑,自己给自己干活,也能有收入咯,那这可不就浑身干劲嘛!

县衙向阳砖瓦厂派来一个工匠,来指点他们村子挖掘砖窑。

田大山因为最近张罗砖瓦窑的事情,好几天都没睡好觉,黑眼圈很重,但人却精神的很。

他站在窑洞外面,指挥着大家动工挖土:“工匠师傅都规划好了,你们挖的时候都小心点,可不许出现什么问题。我得去县城,去木匠铺看看咱们定制的那批砖瓦模子好了没。还有,村里的柴火炭火还是不够,这几天没事都去山上捡柴,小孩也得去,别总在家闲着。”

按道理来说,现在大家都知道村作坊能赚钱,怎么只有李家村、大江村这两个村子行动起来了呢?

因为这俩村的村长有组织能力啊!

别看就是这么个小生意,怎么安排人,怎么集资出钱,需要谁去干什么活儿,前期投入的钱后面能不能赚回来,都是门道啊!

一般的村长,还真组织不起来这事儿。

正当田大山跟村民们交代事情的时候——

有个大江村人急吼吼跑过来,兴奋道:“村长,县太爷来了!”

一句话,让周围所有村民们都看过来。

田大山脸色一喜,赶紧说道:“快去,烧壶热水,再搬个椅子出来。”

他话还没说完呢,远处穿着官服的县太爷已经到了,闻言摆摆手:“不用这么麻烦,你们忙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