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100

◎县太爷要建兵工厂,屯兵造枪炮!◎

早晨。

陈庚年起床洗漱过后, 从宿舍楼下来。

寒冬已经过去,春天的风很凉爽,衙门的差役们从一大早都开始忙碌, 甚至因为来不及吃早饭,手里抓着两根油条,急匆匆往外跑。

“县太爷早。”

“县太爷!”

瞧见县太爷,大家都赶紧来打招呼。

只是打完招呼以后,就继续小跑着出门, 因为忙啊!城建工作还没有彻底完成,商业一体化步行街又开始运转,各个村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在江县开起来,这些都需要衙门的差役们去忙碌。

虽然很忙,但整个衙门并不混乱, 而且大家的精神劲头都很足。

因为——全县区都在‘捡钱’啊!

如果说去年展开的城建项目, 让江县瞧起来一天一个新变化。那么随着商贸一体化步行街的运转,整个江县彻底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人们的荷包开始越来越鼓。

现在随便往外面走一走, 不管是县城,还是各个村子,每天都有牛车拉着货物,要么送来县城, 要么送去凉州。

就这, 县区里的百姓们还嫌发展慢。

因为路况太差劲了啊!

要想富,先修路, 这话实在不假。大家现在都盼着, 县衙赶紧把‘村村通水泥路’修建起来。路修好了, 出行便捷, 人们才能赚大钱呐!

当然,赚钱和赚钱也是有区别的,总有人能走在发展的最前端,精准把握住大时代发展的机会。

比如李家村。

听说他们最近全村出动,男女老少一起挖鱼塘,要养鱼!

因为江县、乃至凉州都没有合适的高产、耐活鱼苗,他们村出钱委托物流厂,去定州采买鱼苗!

乖乖,这事儿在整个县区都引发了不小的轰动,现在大家的生意都做到定州去啦?

原来钱能这么赚?生意还可以这么做!

受到启发的江县人各自开始头脑风暴,大家变着花样钻营赚钱门路,整个县区的经济算是彻底被‘炸’热了起来。

县区的高速发展,也影响着县衙的状态。

百姓们都在赚钱,到处其乐融融,差役们忙虽然是忙了一点,但心里舒坦呐!

去年冬天那场事故,已经悄然在记忆中淡忘。

县衙的地面重新用水泥粉刷,如今瞧着干净整洁,半点没有当初‘鲜血四溅’的恐怖模样。

但其实大家只是嘴上不提罢了。

那件事过后,所有人都仿佛经历了一次蜕变般的成长,整个衙门的运转,都变得更加沉稳、妥帖。

因为只有经历过劫难,才知道现在的太平日子有多不容易啊。

包括陈庚年也没有忘记。

所以他才计划着扩充民兵,造火/枪、炮铳啊!

“县太爷,还是老样子,两根油条一碗豆浆?”

陈庚年思索着待会儿造火/枪的方案,一进食堂门,就听见丁晴跟他打招呼,顿时笑道:“哟,丁老板百忙之中来县衙视察呢。”

最近大食堂开业,生意爆火,丁晴忙的晕头转向,根本抽不出时间。

目前县衙的食堂,由她的一个徒弟来接手。

听到县太爷打趣自己,丁晴有些赧然,连连摆手:“您还是叫我名字吧,什么丁老板不丁老板的,听着就奇怪。您赶紧坐,我给您盛豆浆。”

话虽这么说,但丁晴身上也确实有了些‘老板’风范,在县衙待了两年,经过耳濡目染,她现如今也算是成长起来了。

可县衙的人都忙。

丁晴这边刚把豆浆盛出来,县太爷来不及喝就要走,说是爆竹厂那边研究的‘好家伙’有眉目了。

什么好家伙?

丁晴愣住,但也没多问,急的赶紧拿两根油条跑出去,准备让县太爷带着路上吃。但陈庚年已经没影了,刚好邵安进食堂,瞧见丁晴手里的油条,轻咳一声:“给我的?”

啊这。

丁晴脸色莫名一红,随手递给了她,转身就往回走。

后面隐约听见邵安低声说道:“等你大食堂那边的活计稳定下来,我差人去你家提亲。”

丁晴虽说羞涩,但也不是那种忸怩性子,嗫嚅道:“行,等忙了这阵再说。”

县区的日子越来越好,人们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恋爱、婚嫁这些再寻常不过的小幸福事件,自然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呐!

但乱世将至,想要维持住普通百姓们的小幸福,枪和炮,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陈庚年来不及吃早饭,都要着急去爆竹厂,是因为火/枪的制造,有了新一步的进展。

距离军营比较近的爆竹厂,明面上是爆竹厂。

但在厂区的后面,还有一个用水泥砖墙浇筑的封闭场地,普通厂子员工们只知道这里是制造‘爆竹粉’的地方,因为牵扯到秘密配方,所以不能外传,寻常人也不被允许进入。

没有人知道的是,半个月之前,徐焕就带人在这里秘密开始制造‘火/枪’了。

陈庚年收到消息以后,迅速出了食堂,离开县衙的时候,物流厂那边带来了娄知府的信件。

他也没来得及看,直接揣进怀里,等到了爆竹厂后院后,瞧见徐焕就问道:“怎么样,做出来了吗?”

徐焕叹了口气:“估计今天就能做出来!我已经通知了杜勤,他待会儿会带着民兵们来上手试一试。”

陈庚年神情一松,总算是做出来了!

-

这个年代,不管是火/药制造技术,还是冶炼技术,都十分落后。

至于像是火/枪、炮铳这种热武器的制造,那就更有些儿戏了。

冶炼速度慢、金属质量低劣、无法迅速量产、甚至炸膛等等,都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火/枪这玩意儿,杀伤力很有限,而且操作麻烦,甚至不见得比先前陈庚年制造的‘火箭’威力大。

听起来有些离谱,但确实是这样。

因为这个年代的火/枪,原理是这样的——它的枪/管,就是一个最简单粗暴的圆筒,圆筒的尾端,有一个小孔,用来塞火线。

这种火/枪的工作原理更离谱。

简单来说,它需要两个人来操作。一个人手持枪/管,另一个人负责往里面填火药,火药填进去以后,再把铁球、或者石块塞进去。

打仗的时候,一个人负责架着枪/管对准敌人,另一个人负责点火线,火线会引燃火药,产生一个推力,把枪/管里的铁球或者石块激发喷射出去,打死或者打伤敌人。

十米之内,这玩意儿确实杀伤力还可以。

但超过十米,就废了。

尤其是,大晋王朝的敌人,要么是北部的草原鞑靼骑兵,要么是南方水性优越、造船业发达的倭寇。

人家一个快马冲上来,你火药还没塞进去呢,怎么打?再者说,就算你一枪打了出去,没打中,那怎么办?就得重新来,继续走塞火线、塞火药、塞石头、对准、点火的流程,这还不算枪管冷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