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152

◎金州蜕变,群臣火锅局,国的凝聚力。◎

江国第一炼钢厂。

明日就是除夕, 工部提前三天已经把放假通知安排了下来。

按道理来说,工人们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家休息了。

但大家都不约而同坚守在岗位,忙到了除夕前最后一天。

倒不是工人们只想干活儿, 不想休息。

而是因为大家现在都知道,等这个年结束,北方雪停了,就要开始再次打仗。

陛下在金州登基后,这数月时间, 金州的百姓简直幸福到晕乎。

从先前的萧条、冷清,到金州大招工,人人都在奋斗。不管男女,只要肯努力,就都能找到赚钱的营生。

大家太喜欢现在的生活了, 生怕接下来的战争, 会让现在弥足珍贵的幸福日子化作泡沫。

炼钢厂产出的钢材,都用于给江国的士兵们配备武器装备。

他们工人多忙几天, 多产些钢用于造武器, 士兵们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这样陛下才□□啊!

只不过马上就除夕了,忙活这么久,也确实该到了休息的时候。

炼钢厂的烟囱相继熄灭, 工人们在做最后的整理, 确定锅炉、阀门、炉火都闭了,残渣之类的也都清理干净, 这才松了口气。

“花嫂子, 晚上去我家吃饭啊。”

“福叔, 这段时间多亏您帮忙照顾, 这条鱼您一定要收下。”

“李大哥——”

下工的时候,李家村的人被大家围住,有人在送礼物,有人热情发出邀请。

虽然在炼钢厂只待了短短俩多月时间,但这群江县人在厂子里无疑是‘团宠’一般的存在。而正是因为有这群江县人帮忙,炼钢厂才能发展的如此红火啊!

被邀请的张阿花笑着摆摆手,调侃道:“忙活了这么久,赶紧回去过年吧,我就不去你家啦,大过年的,上门拜访还得带节礼嘞。”

周围的工友们闻言一通哄笑。

大家都清楚,这是张阿花不想登门打扰呢。这群江县人,热情、勤劳、性格爽利,也难怪能短时间内获得所有人的喜欢。

不仅炼钢厂。

最近金州陆续开起来的棉纺厂、农具厂,厂子里都有江县人的身影。

有江县人的地方,当然也一定会有‘县太爷’。

从那天李福自报家门,说自己是江县人以后,当天就在炼钢厂引发了极大地轰动。

千万不要小瞧‘江县’的影响力。

乱世疾苦,百姓生活水深火热,曾经那个被称为‘神仙桃花源’的地方,经过口口相传,不知道被多少百姓向往着。

而通过和李福、张阿花等人的交流,炼钢厂员工们才惊愕得知,如今占据金州,建立江国的皇帝,正是曾经的江县县太爷!

……钢厂的员工们被这个天大的好消息给惊呆了!

寻常百姓,哪敢去打听皇帝陛下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以至于陈庚年登基这么久,百姓们都对他一无所知。

反正皇宫里的陛下,都一个德行。

万万没想到,竟然是江县的县太爷在这里登基了!

难怪江县人会不远千里来到金州!

得知厂子里来了江县人以后,工人们的问题都出奇的一致:你们江县,真的跟传闻中一样好吗?

讲讲江县的故事呗,什么都行,我们都想听!

一听这些问题,李家村的人互相对视,都笑了。

哎呦,他们江县人,最擅长讲故事啦,因为讲的都是自己的故事嘛。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钢厂迅速步入正轨,烟囱纷纷冒起黑烟,大批量钢材被生产出来,源源不断的送去兵部。

然后是第二家钢厂、第三家钢厂……

钢厂的炼钢室里,厂房区的墙角,吃饭时候的食堂,只要有江县人在的地方,都会围住很多工友,神情向往又迷醉的听他们讲故事。

奇迹江县的故事!

嘎吱——嘎吱——嘎吱——

蒸汽炼钢机器在嘎吱、嘎吱运转。

而在机器的运转背景音当中,是李福笑呵呵的声音:“当时我们县区,是真穷啊。西北那地方,可不比金州,干旱、沙暴、暴雪——每一样都能要了我们的命。大概是五年前,当今的皇帝,我们曾经的县太爷,才十七岁,他走进了破败的江县县衙。然后,故事就开始啦……”

制造曲辕犁、耧车,挖掘坎儿井对抗旱灾,斗倒县丞郑文峰,对抗沙暴,栽种奇迹树,开厂房,造兵器,组建民兵,迎战五千草原蛮子——

炉火呼呼燃烧,大冬天的,厂房里温度很舒适,甚至还有些热。

听故事的工人们岂止觉得温度热,连心也是热的,脸上尽是神往惊叹,恨不得当时能身处江县,和江县人一起创造奇迹。

孙川这样憨厚的人,平时话很少,可听着江县人的故事,数次激动的直嚷嚷,偶尔还会抹一把湿润的眼眶。

这些江县人,可真了不起啊。

一开始,只是工人们在听。

后来六部的官员们,好奇炼钢厂进度为何会如此神速,来查看情况。

结果听了奇迹江县的故事,三天两头就往这边跑,听得欲罢不能,哪怕有些片段已经听过了,仍旧忍不住想听。

故事从炼钢厂,就这么传到了朝堂六部,引发一众官员惊叹。

怪不得陛下能力如此出众。

原来当年在江县的时候,他就已经这么厉害了!

但,关于【江县】的故事,到最后结局其实并不算完美。

十多万大军进攻江县,江县虽然战胜了,但富饶的县区被毁,江县人被迫迁往凉州。陈庚年自江县起兵,最后在金州称帝。

“这些人可真该死!”

“那么好的地方,就这么被毁了。”

“我们这些听故事的人,心里都这么难受,你们肯定很难过吧。”

“别担心,来了金州,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大家都觉得江县人会难过,消沉。

凭心而论,家园被毁的伤痛,对人的打击可不是一星半点,谁能承受得住啊。

然而,让工人们震撼的是。

面对众人的安慰,张阿花显得毫不介意。

她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渍,一边干活儿一边说道:“难受啊,肯定难受。从江县离开的时候,我哭的眼睛都肿了。可后来一想,哭有啥用啊,还不是因为这乱世有太多恶人,把世道糟践成这个德行。”

“陛下从江县起兵的时候说啦,既然没人管这乱世,那他来管!以后,他在前面打天下,江县人在后面搞建设。我们李家村抽签来到了金州,像是其余的村子,有去永州的,有去定州的。等年后陛下再出去打仗,他打下一个州城,我们江县人就从凉州派遣过去一个村子的人。我们江县人,要跟随着陛下的脚步,走到全世界去帮忙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