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经济治国(第2/2页)

难道真的都是因为君王昏聩无能?

未必都是如此,很多亡国之君未必就真的是没有才能,也未必就真的昏聩无能,这其中必然有一些一直以来大家都没有发现的道理,能够揭示朝代更迭,社稷兴旺的东西在里面。

儒家的这套东西已经没有办法去解释这些,或许从经济的角度,能够找出历朝历代朝代更迭的真相,找出其中的规律。

另外刘晋所说的,让百姓安居乐业,原先的一套也同样可以做到,老百姓有田种,同样也是可以养活自己,养活自己的一家人。

如果这些做工,一旦失去了工作,和失去田地,没有田种的农民又会有何区别?

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的,那又该如何去解释这一切呢?

王守仁的脑海中有很多、很多的疑惑,有太多、太多想不清楚事情,不过很快,他整个人就来了精神。

他是一个颇有研究精神的人,如果放在后世,绝对是一个大学者或者是大科学家,因为一旦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了,他就会全力以赴,全神贯注的投入其中,一定要将其中的道理给研究透彻了才会罢手。

“经济学~或许可以去试一试,和刘晋一样,自己开办一些工厂、作坊之类的来研究一下,如此才能够真正的弄清楚其中的道理。”

很快,王守仁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他准备和刘晋一样,去开办一个工厂,然后通过开办工厂来研究其中蕴含的一些道理。

他就是如此牛叉的一个人,研究什么东西,他都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开工工不是为了赚钱,仅仅只是为了研究刘晋所说的这些东西。

因为他觉得,任何的事情你没有亲自去实验,亲自去经历的话,你根本就没有资格去讨论这件事情,知易行难,很多东西只有自己亲自去试一试,去做一做才能够真正明白其中的难处和道理。

这是他一直以来奉行的一个行事准则,敢于尝试,从实践当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探寻出蕴藏在事务之中的真理。

刘晋并不知道眼前的王守仁竟然有了开工厂的想法,如果知道了,估计肯定要大吃一惊的,因为自己的一番话,竟然将王守仁忽悠到了资本家的道路上去了,也不知道是好是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