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商议开发辽东(第2/2页)

“所以臣的建议从陕西、河南、陕西三地这里迁移五百万人前往辽东。”

刘晋看了看众人,想了想也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迁移五百万人?”

众人一听,顿时就倒吸一口气,如此庞大的人口迁移,这需要花费多少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更何况还是从陕西、河南和山西这里。

这根本就不可能,这些地方的人根本就不会愿意迁移出来的。

“为什么要从陕西、河南和山西迁移人口过去?”

“难道我们就不能就近从山东、北直隶这里迁移人口过去?”

刘健想了想说道。

“陛下,诸公,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曾经所过的人与自然环境的事情?”

刘晋微微点头,想了想问道。

“记得,你说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的人口是有限的,一旦超过了数量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说道。

“陛下,诸公~”

“陕西、河南和山西算是我们华夏文明的起源地,这些地方历史悠久,几乎所有的土地都被开垦出来当成了耕地。”

“在秦汉时期,陕西、河南这里还能够有大面积的森林可砍伐,可是到了现在,这些地方的森林早就已经砍伐一空。”

“这三省的人口密度远超过其它的省份,而且这些地方的自然环境非常的恶劣,自古以来,这些地方一旦有任何的灾荒,必然会烽烟四起。”

“历朝历代,大部分的烽烟都是从这些地方爆发的。”

“反观南方地区,人口少,环境好,灾荒少,即便是有灾荒,这些地方也能够顺利的度过,极少出现烽烟四起的显现。”

“归根结底来说,还是这些地方的人口太多、环境太恶劣了。”

“辽东地区这边就是人口稀少,环境优良,所以如果将这些地方的人迁移到辽东地区来,不仅仅可以大大的缓解这些地方的人地矛盾,也可以开发辽东地区。”

刘晋一口气说完。

这种观念在这个时代还是比较超前的,但是这是后世经过诸多专家学者研究出来的结果,肯定是不会错的。

历史上明朝灭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小冰河期灾荒连连,河南、陕西、山西、山东这些地方连年饥荒,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就会造反。

为什么这些地方会连年饥荒呢?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的人太多、土地太少,自然环境极其的脆弱,随便多下点雨就是洪灾,黄河泛滥决堤形成水灾。

随便少下一点雨,这些地方就是旱灾,很多本来就不应该是农田的地方就没有水,再加上人一多,自然就会又饥荒。

南方就不一样了,自然环境好,森林多,多下点雨、少下点雨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再加上人口密度小,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灾荒之类的,除非是特别严重的灾祸,否则都能够轻松度过。

这就是有着优越自然环境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