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农业社会的财富增加和积累(第2/2页)

南洋这边虽然有大量奴隶的存在,但是奴隶数量远不如这天竺这边,故而也是能够看到大量的使用机械化的种植。

另外刘达还去过辽东地区,亲眼见识过辽东地区机械化农业的高效,大量使用耕地机、播种机、收割机的农业,效率高的吓人。

几千亩的土地,仅仅只是靠夫妻两个人就可以轻松的完成耕种、收获等等,根本不需要像眼前的这个庄园这般需用如此多的人。

不过貌似这个庄园主对于现在的生活还是非常满意的。

毕竟不需要自己辛辛苦苦的去劳作,一年坐着吃吃喝喝就可以了,这些奴隶和贱民们就会为自己创造出财富出来。

一年2万多两银子,这个收入可是非常可观的,要知道大明京津地区工人一年的收入都还不到100两银子呢。

他岂能不满意现在的生活?

但很快刘达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样的模式,经济和财富的增长其实是有很大问题的。

首先就是经济和财富的增长是很缓慢的,依托土地发展农业,如此庞大的一片土地,1500多人的劳动力,一年也仅仅只是能够产生2万两银子的产值而已。

但如果是在京津地区,随随便便一个雇佣几十人的作坊一年也要产出几万两银子,并且土地仅仅只是需用一点点。

另外财富的分配上也是有大问题,财富都集中在了这个庄园主的手中,至于奴隶和贱民以及他们的家人,他们所能够分到的财富是很少的,仅仅只是分到一些粮食用来活下去而已。

这样的一种分配方式之下,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这消费能力就无法释放出来,看起来财富是在不断的积累和增长,但总体来说,这个财富的增长速度是极其缓慢的。

而这也是以前大明所面临的境地和情况,土地和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的地主士绅手中,农民和佃户拥有的土地、财富少的极其可怜。

而伴随着土地不断兼并,这种矛盾就开始不断的显现出来,一旦出现灾荒的话,必然就会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这宁国现在也是如此。

“难怪父亲说农业只能够维持温饱,真正要富裕起来,还是要依靠工业才行,这生产效率相差实在是太大了!”

刘达很快就得出了一个结论,以后南非这边要重点发展工业,搞农业是没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