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六十四章,大明读书人的一生(第2/2页)

考不上举人的读书人很多、很多,文征明只是其中的一个人,也算是大明读书人的一个代表了,光是乡试就考了九次,从20多岁一直考到五十多岁。

从一个小伙子变成了白发老人,一辈子都在科技考试的道路上。

还有像祝枝山这样的读书人,考了四五次才考上了举人,接着又考了七次都考不上进士,最后只能够去当一个七品县令的小官。

尽管内心之中充满了不甘,觉得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但祝枝山其实已经超过这个时期大部分的读书人了。

能够考上举人,还可以去京城参加会试,这已经是无数读书人的梦想了,尽管多次都没有考上进士,但也算是大明读书人的一个缩影了。

至于说像刘晋、谢迁、王华、王守仁等这些年少得志,仕途坦荡的读书人,终究还是极少数的。

以谢迁来说,谢迁其实和刘晋差不多,年少的时候不仅仅有才,而且关键是人也长的仪表堂堂,谢迁外出游学去地主士绅家借宿都会被地主的女儿给看上,暗地里主动的想要献身于谢迁,由此可见,他年轻时候不仅仅是有才,气度、相貌等等都是一等一的。

但刘晋、谢迁这样的读书人终究是少数的,要知道几遍王守仁这样的牛人,那也是考了三次会试才高中的。

科举考试的道路其实并不是那么好走的,这个路途充满了坎坷,远比后世的高考要残酷的多,当然一旦能够走出来,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刘晋啊,你年少得志,又仕途坦荡,早早的就位极人臣,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啊,以后还是要多为自己的后路想一想”

韩文看向刘晋,自己的一生算是很不错了,但是和刘晋相比,貌似好像又逊色了很多、很多。

刘晋才算是这个事情大明读书人最成功的典范了,年纪轻轻就高中状元,然后娶了娇妻,又得天子赏识,平步青云,年纪轻轻就位极人臣,这样的人生才是无数读书人梦想的人生。

但是在韩文看来,这样的人生其实太过于锋芒了,也太顺了。

“我明白,谢谢韩公的忠告!”

刘晋一听,顿时也是微微感动,这韩文和张懋一样,在最后都给了自己同样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