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画裳(第4/6页)

唐时第一次听说丹青印这个名字,只走上来,却已经从这个名字和长老们的表情山推测出了这东西的确是跟印镌十三册有关的。

苏杭道要他背过身去,却将他背后的外袍拉下来一些,只看了那一枚印记一眼,此刻变异之后的印记竟然是太极的模样,苏杭道怔然了许久,似乎是想要笑又笑不出来,哭也觉得不合适的表情。

唐时疑惑:“掌门,怎么了?”

苏杭道松了手,只道:“你这印,却是常人无法修炼出来的丹青印,只是……如今该叫做丹青太极印才对。”

晏回声看了唐时那印一眼,这才倒吸了一口凉气,那久已经没动过的脑筋开转了起来,便是一阵骇然,只是在唐时转过身来之前,他的表情便已经收敛住了。

“丹青太极印?”唐时有些不明白,回手按了一下自己的脖子后面。

他虽然已经是金丹期的修士,可是在比起元婴期的老怪,见识还是要差一些的,毕竟这印镌十三册也不是小自在天的经卷上有记载的,看来的是看来的,跟亲身经历过的还是有区别。

这是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区别。

苏杭道解释道:“印镌十三册乃是前人所创,这丹青印其实是传说之中的东西,唯有对印镌十三册极有天赋的人才能修炼出来,看的乃是悟性和机缘,至今似乎也只有创始者修了出来。至于太极,你崩碎浩然山,山魂地脉进入你身体之中——它虽属灵妖精怪,却也是天地所生,浩然山,便是积存有千万年浩然之气,遂为正阳……”

说到这里,他忽然之间停住了,竟然也觉得费解。

旁边晏回声皱着眉道:“不对,若浩然山魂为正阳,我洗墨阁印镌十三册之丹青印,岂非逆阴?”

道门之中太极乃是阴阳调和之道,总体来说乃是正道,至少大部分的道修自誉为正,如今按照这推理出来,他们道修反而成了邪魔,这不是开玩笑吗?

不仅是晏回声觉得疑惑,便是周莫问也觉得奇怪,只道这事情当真是古怪之极。

唐时心说这三位该不会以为自己是邪魔外道吧?不过他的行事……还当真是与邪魔外道没什么区别的……

唐时不知道说什么,只能看着三人,过了许久才道:“这丹青印变成这样,怎么办?”

晏回声道:“将就吧。”

苏杭道:“……”

周莫问:“……”

唐时:“……”

喂,要不要这么不靠谱啊!

好歹修炼个印镌十三册,现在修炼走向了一个相当奇怪的方向,竟然连师门长辈都束手无策,你们确定自己不是逗比吗?

师父师叔,求别闹,功法出问题会死人的!

兴许是唐时那眼神唤起了苏杭道的同情心,他咳嗽了一声,也有些尴尬,道:“其实你是本门之中我见过的唯一一个修炼出丹青印的人,所以到底这东西要怎么办,我也不是很清楚,你天赋异禀,修炼一步走一步吧,兴许能走出不一样的路来。”

“……”这是整个修真界最不靠谱的师门吧……

唐时忽然深深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逗比的世界之中无法自拔,别人修炼都是这样有了那样有了,他从一开始就是自己摸索。

当初在唐家就不说了,连练气诀都没人教,是他自己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摸出来的,进了天海山也根本没学什么有用的东西,唯一开启了的东西就是虫二宝鉴,那东西至今自己还没全部摸清,到了洗墨阁之后倒是开始以印镌十三册练风月神笔,可是尼玛啊——现在忽然修炼出了一条据说是前人不曾走过的道路。他以为自己也终于能够修炼现成的东西了,结果……

世界一如既往地坑爹啊。

唐时简直要捂住自己一脸的血来,天生命运坎坷,没办法——谁叫他帅得惊天地泣鬼神了呢?

好吧,都是吐槽。

总之今天遇到的这些事情,彻底刷新了唐时的三观。

他愣愣地问了一句:“师尊,你说我会因为修炼这玩意儿死吗?”

苏杭道严肃地跟他保证:“不管怎么说,这还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你要知道,这修真界千千万万的功法,有好有坏,总是要推陈出新,才能保证整个修真界一直这样繁荣。你若是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来,他日破碎虚空飞升上界也不是没可能的事情。万莫灰心丧气,我命由我不由天,说来好听,却要你去做的。修行本逆天之事,若无大毅力,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低等级的修士。”

忽然之间怔住,唐时抬眼看苏杭道。

第一次,从别的修士口中听说这样的话——修行本逆天之事。

唐时忽然觉得自己是真的找对地方了,他本就是奉行这一信条的人,如今竟然听到苏杭道这样说,竟然莫名地就有一种感动。

“顺天与逆天,从来都是修真界争执不下的话题。可是我洗墨阁,一向以逆天而行为旨。我枢隐星修士千千万,大荒之中无数大能修士,有的看似顺天,实则也是逆天,至若大多修士,尽皆有逆天之心。”苏杭道的声音,忽然就渺远了起来,他这已然是在论道,“修士有劫,甚至有一个特殊的修为划分阶段为‘渡劫’,便是天阻吾辈之修行,仙佛妖魔四修,余者不知——至少我道修,确为逆天而行。这灵枢大陆无数低等级修士以为顺天才是正道,却不想一旦顺天,他们便永远只能是低级修士。”

“修士与人斗,与已斗,与天斗!”

苏杭道忽然一笑,拍了拍唐时的肩膀,看出他心神略有些震动,最后又叹了一口气,道:“你已经是金丹中期,化婴也不过是时间的长短问题。能修出丹青印者,皆非寻常人——且看四方台会之后,你能否名列大荒点金册,若能入大荒,便可见识我灵枢大陆真修士风采了。”

言语之间,也是对大荒有一种难言的憧憬与敬仰的。

只是苏杭道等人是暂时没有机会的,他们修炼到元婴期已经花费了数百年,顿悟突破的机会毕竟不大,得进大荒还不知道要多久。

唐时垂了眼眸,在心中描绘起大荒的模样,又想起一路归来的时候,听到的关于四方台会和大荒的种种传言,整个大陆以大荒为中心,多少修士此生的梦想便是进入大荒——只是整个修真界毕竟是金字塔形的,能入大荒之人,也不过只有那短短的几个而已。

大荒尽管是整个大陆的核心,可是一直以来都有一层神秘的面纱,旁人难以窥知其真容。

从太古至今,便像是亘古的神祇,带着一身浑厚的沧桑坐在大陆的最中央,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膜拜。

这种感觉对以强者为尊的修真界来说,无疑是充满了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