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回 贯忠六路伐女直(第2/2页)

扶桑兵鼓荡而过,高丽兵大惊,群起而攻,箭射枪扎,阻挡扶桑兵登陆。

“玉面枪神”王寅见战局不利,骑马登船。

他那匹好马“转山飞”,原来本事不止转山,登舟跳船,亦如插了双翼一般。

如此一路纵蹿到了东岸,凌空一跃,恰似天马飞来,高丽兵以箭射之,王寅枪势展开,羽箭纷纷坠地。

眨眼之间,战马跃上岸去,王寅那条枪神出鬼没,真个万夫莫当,手起处杀翻一二百人,扶桑兵马兴奋嚎叫,纷纷上岸。

高丽战将耶律宁见识不妙,大喝一声,跃马提枪,来挡王寅。

这个耶律宁,本是辽国猛将,被女真困在城中不得出,高丽王素知其勇,许了无数财宝,同女真人交换此人性命,招募在本国为将。

他要报国王知遇之恩,故此奋勇来战,王寅自然不惧,二人走马如飞,各自使枪,战了十余合,高丽战将黄君裳见耶律宁有些不敌,手舞双刀上前助阵,高玉恰好过来,右手金枪、左手银鞭,将他挡下。

两下里又战七八合,王寅枪势如龙,呼的一枪,刺穿耶律宁心窝,那将倒坠下马死在当场。

黄君裳心中惊恐,双刀有失章法,被高玉使鞭砸开刀,一枪刺下马去。

高丽连折两个大将,当即大败一阵,退后数十里,正要重新立寨,不料许贯忠用兵神速,驱军紧随而至,高丽兵又折一阵,只得再退。

如此一退一追,一昼夜间,高丽连败九阵,败退六十余里,折了人马近半,余众亦是疲惫至极。

恰在这时,高丽国丈、太尉李资谦,上将军崔卓,领军两万前来助战,高丽王大喜,当即不肯再退,要借生力军力量,同敌军决一死战。

这个高丽国王,也是个心有大志的人。

他姓王名俣,字世民,继位以来,两次征伐女真,都是先胜后败,后来女真建国,势力愈大,这才不得已暂且臣服,却借此索取辽国故地,真正将王国边界推进至鸭绿江畔。

此次出兵对付许贯忠,名义是尽兄弟之国的本分,其实用意,却是要借“替金御敌”之名,趁机多占土地。

许贯忠不知这位国王心思,对贯忠而言,他席卷金国后方,杀得一片残破,老曹交待的任务已然完成,余下的重点,就是如何把这股经历了大战砥砺的扶桑兵,合理消耗在异国他乡,因此高丽出兵,正合心意。

高丽王万万也想不到许贯忠用意,因此苦苦想了半晌,定下计策:

用残兵为诱饵,佯装逃不动了,待敌军来攻,死死缠住,这时两万援军趁机杀出,一举奠定胜局。

果然不久,许贯忠领兵追至,见高丽一万余残军列阵以待,毫不犹豫攻了上来。

高丽王见自家兵马士气衰败,抽出宝剑在手,亲自于阵前冲杀,高丽兵见国王如此勇敢,果然士气大振,一时竟将扶桑兵抵住。

此时天降大雨,只片刻功夫,地上一片泥泞,扶桑兵腿短,那腿脚都陷入在泥里,行动大为迟钝。

高丽王见了大喜,直呼苍天助我,下令敲动战鼓,藏在不远处的两万援军听见,浩荡杀出。

扶桑兵不料还有伏兵,顿时便有溃败之态,许贯忠青衣白马,挺枪出阵,以扶桑语高喝:“大雨落下之际,樱花凋零之时,慷慨激斗而死,乃是吾辈男儿の本命呀。”

扶桑军中,一众来自名门的武士,闻言热血沸腾,争相喝道:“诸君,一起赴死呀!”纷纷奋力跃起,不顾敌人刀枪,把手中的武器狠狠劈出。

便连愚蠢的足轻,一时也大受鼓舞,拼命将手中的长矛狠狠刺向高丽人。

如此两方激斗良久,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水同雨水混杂一处,红色的污水直没腿胫。

杀至此时,两军都已耗尽了气力,武士们澎湃的激情也都散去,只剩下狗一般的粗喘。

许贯忠暗自点头,冲阿里奇使个眼色,阿里奇哈哈大笑,纵马冲突,手中长枪展开,无人能挡,直奔高丽王杀去。

高丽大将崔弘宰见了大惊,飞马上前拦住,二将大战三十余合,阿里奇大喝一声,一枪挑杀对方。

高丽王心惊胆颤,正要回马逃入阵中,忽然一个矮小身影跃起老高,手起一镖,将高丽王打下马来,阿里奇看去,却是时迁的扶桑徒弟服部平左卫门!

高丽王挣扎爬起,还待逃命,王寅斜刺里蹿来,马前系着高丽上将崔卓人头,就背后探手,将高丽王捉在手中,高高举起,大喝道:“汝等不降的,先砸杀了你家国王!”

高丽残军大惊,纷纷跪倒请降,许贯忠抹了把脸上雨水,使个点兵法看去,高丽前后五万军,如今所存不足万数,扶桑兵马亦只一万余人,不由心满意足,哈哈大笑。

他在这里得意,却不知西面千余里开外,韩世忠目瞪口呆望着空中,平素里豪情万丈的面孔,此刻尽是青白之色。

如此惊恐的非他一个,方杰、袁朗、邓元觉、刘唐……哪个不是雄赳赳的好男儿,然而此时脸上神情,却都流露出一派惶然惊惧神色。

只有乔道清惶恐之余,把牙一咬,大叫道:“兄弟们速走,且待贫道同这些怪物拼一个你死我活!”

有分教:

扫北将军建大功,乘风顺势下辽东。上京一战惊韩五,掀起满天妖氛浓。